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寻找身边的幸福——给幸福一个容器(2010级硕士生党支部黄美娟)
发布时间:2011-09-15
访问量:
76


我的幸福体验
                                   ——给幸福一个容器
黄美娟

幸福,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对别人的祝福或别人对我们的祝福中。毕业典礼上,婚礼上,送别时,我们都由衷的希望亲人或朋友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
我记得在我第一次从农村到城里上学的时候,看到了城里的繁荣和当地人的富裕,心理上的落差让我常常陷入自卑和忧郁当中。后来有一次母亲来看我,我在校门口远远的望到了她的身影。她左手拎着保温瓶,右手拎着一大袋水果,气喘吁吁地小跑过来。那一刻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幸福,它不是一件衣裳,不需要穿在身上,供大家欣赏和膜拜。它是内心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
哈佛大学的幸福公开课,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或读者的喜爱和认同,是因为TalBen Shaha教授把幸福的真谛娓娓道来。他提醒我们不能总是专注于负面的情况,而忽略了我们生活中的另一种存在,那就是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认为消除了压抑、忧郁、痛苦和悲伤,幸福就随即降临,那就只能落下遗憾,“当幸福的金马车开过后才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如果当初我还固执地认为只有通过获得金钱和物质消除我的自卑和忧郁,那么我就体会不到母亲纯朴的爱给予我的满满的幸福感。给幸福一个容器,不要让幸福与自己擦肩而过,是我从幸福公开课当中获得的最大感受。
《幸福课》每一课都充满了人生哲学的智慧,“列举”了通往幸福路上我们需要武装自己的每一样东西。例如,《幸福课》的第三课提醒我们:幸福不是一种随即现象。幸福不会自动出现,积极的情绪需要我们主动地经营。《幸福课》第六课告诉我们:积极的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幸福课》的第十课告诫我们:想是无法达成改变,行动才能产生改变。《幸福课》的第十四课指出:一个人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误。
下面我谈谈《幸福课》第八课给我们的一个建议:每晚都感激一下今天的人和事,都问问自己最开心的事。
暑假在家的时候,我喜欢看新闻节目。最近几年,电视上的新闻节目呈现“百花争鸣”的局面。而且新闻风格出现了明显的转变。以前的新闻很多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如今的很多新闻节目却是以揭露社会丑恶现象为主要题材。尤其是当主持人也在电视上发表一下直接、尖刻的评论,更让观众对社会的不公,坏人的嚣张等咬牙切齿,愤愤不平。往往是昨晚新闻播完,第二天我就听到左邻右舍或谈论,或抱怨,或担忧,或哀叹。不能否认,我们的社会矛盾重重,问题也层出不穷。媒体关注尊重百姓知情权,并且能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可是每当我看到邻居们愤怒、失望的表情,我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Shahar教授说:“我们身边和内心都有无尽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餐厅里,坐在旁边的同学,在你家里的房间,我们身边我们心里,有很多好事值得我们感激。”我们老百姓在关注不良现象的同时,为什么就不给幸福一个容器呢?无数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激。当谢霆锋和张柏芝的婚变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在微博上发表“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之类的言论。我看了觉得很可笑。这些人为什么不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他们的父母大多数都是相亲相爱,历经风雨仍不离不弃,还会相依相伴,直到生命的尽头。那么,爱情就真的不能相信了吗?
Shahar教授还提醒我们,不要当我们遇到异常的悲剧时候才学会感激原先幸福的生活。我们该培养自己感恩的习惯,如此才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我们可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直到感激变成第二天性,直到变成习惯,直到我们把一次的感激,变成我们性格的一部分。母亲做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生病时舍友帮忙打了一次饭,迷路时路人的热心指引,都值得我们感恩,从而赞叹生活的美好。
《幸福课》带给了我许许多多幸福的启示。作家毕淑敏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提醒幸福》。在文章最后她写道:“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希望自己今后能够践行《幸福课》里面的“幸福定律”,在心里放一个容器,装满暖洋洋,亮光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