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寻找身边的幸福——有感追求与创造幸福的方法(2011级本科生党支部尹思源)
发布时间:2011-11-26
访问量:
100

有感追求与创造幸福的方法
在十一长假期间,根据党支部的要求,我观看了校园网上的视频以及泛读了《幸福的方法》等书目,有了一定的体会,现汇报如下。
生活在当今和平时代的我们,在对幸福的理解和体会上跟上一代的人通常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跟上一代人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而且我们还很年轻,未必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来给幸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然而在我看来,幸福更多的是人心理上的一种状态,一种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上的主观感受。
首先,我认为人想要追求幸福,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即根本在于自己。
不论是幸福的物质基础还是心理感受,想要追求幸福根源都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就物质基础方面而言,这是幸福的基本保障。马斯洛曾经提出过著名的“欲望阶梯论”,人的幸福感首先要在第一二阶梯——也就是温饱和安全这两个重要的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才有可能滋生。否则在温饱和安全这两项都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人是很难有条件去谈幸福的问题的。然而温饱和安全恰恰就可以归为物质基础的范畴。那么首先我们想要追求幸福,一定要解决这两项问题,进而解决这两项问题,最根源的就是我们自己。
温饱问题是民生的根本问题,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然而我们现在提起温饱,不能仅仅局限于吃得饱,还要更上一层,即吃得好,吃得健康。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就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劳动,以换取所需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安全问题即使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最基本的保障,这同样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虽然除此之外还会有社会、他人力量的协助,但是提供保障最主要的的来源还是我们自己。
除了物质基础之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心理上的问题。幸福首先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既然是心理上的主观感受,那么最能决定其的只能是我们自己。获取心理上幸福感的途径有很多:第一,多关心他人给予他人关心与照顾,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以及满足感。第二:多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自信的状态,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主动的增加自己对幸福感的敏感程度,以获取更多的幸福感。或许有人说这是自欺欺人,可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家庭以至于整个社会这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我们的幸福感会影响我们说出的话、作出的表情、行事的方式,这些都有可能使这幸福感得以传播扩散,给更多的人带去幸福感。
所以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来说,要追求幸福感,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其次,人想要追求幸福,还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
每一个人,不论从怎样的角度看,都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甚至环境与环境之间都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每一个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构成了我们当今的社会环境。每一个人都身在其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它的影响。所以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必然会促进身在其中的人们更好地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说,人类在接触到美好的事物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一个良好、优美的自然环境除了是可以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向我们传达着获取幸福的信息。
想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然而在这样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不应该走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为此胡锦涛总书记也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如果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每个个人都能真正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地参与到我们自然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当中来,我们一定可以获得一个有助于获取幸福感的自然环境。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说,一个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可能相较于自然环境而言对人们获取幸福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会环境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是无形的,通常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心理,对我们心理上获取幸福感有着更大的影响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保证我们获取幸福感的渠道多样性以及产生非幸福感,即负面情绪的情况降到最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GDP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公平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贪污腐败等等。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解决这些问题是分不开的。而解决这些问题,又要从社会和我们个人两个方面来做起。在有完善的社会监管机制的保证下,我们每个人应从自身做起,树立端正的价值观,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正确行使我们被赋予的权力,为建设一个富强的祖国,并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
所以综合以上两个大的方面,我认为一个人想要获取更多的幸福感,自己和环境两大因素缺一不可。或者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自己和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内和外两个方面,自己即内,环境即外,内外结合双重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最有可能使我们获取的幸福感最大化。当然,除此之外一定还有许多不计其数的小因素的影响,这些小因素加上这两个大的方面的综合,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不断地影响左右我们,进而影响着我们所获取的幸福感。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我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在向着为我国人民创造幸福的生活目标不断前进。从1921年成立至今,我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雨。是历史选择了我党,是人民选择了我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所拥有的良好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资料极其匮乏,社会制度仍不完善,刚刚经历过战争的伟大中国人民迎来胜利的喜悦的同时,却要面临建设新中国的艰巨任务。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一代代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祖国人民不懈努力,克服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不怕牺牲,不怕吃苦,最终建设成了现在这样强盛的祖国,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或者说,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付出,我们就没有当今的幸福生活。而这又与我党的英明领导是分不开的。祖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代代领导人周围,坚持邓小平理论,时刻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我党的正确带领下把祖国建设成为在当今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在目前的阶段,我身为一名大学生,所应该做的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强自己的党性觉悟,培养自己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牢记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于义务,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目前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是学习,只有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以后要面临的各种挑战,才能更好地迎接各种考验,才能有能力为他人谋取幸福。
第三,从小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发挥自己作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与带动周围的人,伴随着这种带动,再努力使周围的人可以影响和带动到更多的人,努力为建设更加强盛的祖国,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加幸福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总之,我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争取做到以上几点,争取为更多的人带去幸福感而努力不懈努力。
以上即为我本次学习的思考和体会,汇报完毕。
此致

敬礼
汇报人:尹思源
201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