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寻找身边的幸福——幸福是什么(2011级本科生党支部黎晓平)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从心理上解剖了什么事幸福和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书中说幸福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享乐主义,只要满足当前的欲求,忙碌奔波,不能体会生活中当下的快乐,生活只为了目标实现的那一刻。这种模式想必大家都有所体会,首先我觉得自己就曾经是这样子生活过,另一种模式就是整天忧票子,房子,妻子,孩子等等。我觉得这种模式简直就是中国人的写照,因为中国人凡事讲究未雨绸缪,凡事都说有所准备才有成功~~~可是这活得多累啊,没办法,谁叫中国人口多,竞争压力大!其实说幸福的模式多得很,有淡泊名利,归隐深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幸福,这种模式在当代应是罕见了,出了尼姑和和尚,还有几多人能够那么轻易地看破红尘,洗尽铅华。在生活中普遍可见的幸福模式应是“今朝有求今朝醉”抱着积极的心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生活模式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是有一点积极的意义!
幸福才应该是至高的财富,而金钱或声望绝不是用来衡量生命的标准。“幸福才是最高的财富”仔细想想,觉得这或许是一个矛盾,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生活在这矛盾之中,人们为了幸福而追求不停追求财富,因为我们不能否认金钱是实现幸福的一种手段,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而至高的财富是幸福,这不就成了幸福追求幸福吗?其实幸福哪用追求,它本身就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父母亲疼爱,你有个健康的身体,能走能跳能吃能喝,你有一个安全生活环境不用愁战乱,不用愁上街随时会被起暗杀~~~~而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幸福,因为我们是人类———生物界上最高等的智慧动物~~~~我们人类到底想怎样追求幸福呢?征服自然和太空码?不不不,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做会遭到报应的,沙尘暴,洪水,温室效应~~~
“你幸福吗?”对于这样“傻逼”的问题,我相信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的肯定地说“我很幸福”大多的回答是“还好”“挺好”或许真会有人说“我真的很幸福”但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所有人都知道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你相信他或她的幸福是暂时的,你也一定要相信,生命中的幸福本来就是由无数个幸福的片落组成的,世界上本来就不能存在永恒的幸福。书中也有说到,在当今社会中,对积极心里的需求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迫切。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了10倍,而抑郁症的发病率年龄也从60年代的29岁下降到今天的14岁。45%的美国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比前人幸福却不必前人快乐,正如哈伊•西卡森特米,一位积极的心理学权威人士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快乐呢?”因为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已经不能用基本的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来解释了,越来越多人像解决一个悖论———财富给我们的好像不是幸福,那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恐怕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对于我来哦说,只要爸爸妈妈身体健康,能吃能喝能睡,最后能够安享晚年,弟弟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有所成就,这就已经是我最大的幸福了,然而没有人是能够脱离社会的,虽然不能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但做好自己,不做危害社会的事情,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就已经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书中还讲了爱与被爱的重要性以及无条件的爱在幸福中扮演的角色!我觉得要幸福就必须付出爱,只有你自己先付出爱,才会收获爱,别总是想着“他都不做,凭什么要我做,她都不付出,又凭什么要我付出”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你就不会收获爱与幸福,别人不做不代表你就不能不做,就好像宽容你身边的人的错误,能得过的就让它且过,真心爱你应爱的人,在社会上看见跌倒的,需要帮助的人就应该勇往直前,因为社会也需要我们付出爱!在当代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杂陈并存的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需要塑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的幸福,谁都知道寻找幸福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如同大浪淘沙。当你感觉到幸福时,那感觉就像淡雅隽永般芳香,与此同时你芜杂的心绪最能够得到最妥帖的慰藉。但是面对当下物欲横流,日益喧嚣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以从容的姿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我们应要关注国家的幸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全面小康
关注社会的幸福,环保低碳,秩序和谐,公平正义,文明道德
关注百姓的幸福,食品安全,医有保障,安居乐业,老有所养
奉献,给予,获得是幸福,享受更是一种幸福,一杯水,一粒沙,一句话是幸福。因此我们还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拥有,每一丝快乐,每一线阳光,每一片希望的人最幸福!我们处在一个物质充盈,精神丰富,生活多彩的时代。当你心花怒放时,幸福就在身边俯拾即是,当你挫折沉顿时,幸福就会望千秋水,遥不可及。在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字典中,幸福就简简单单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最普通的世俗元素,又或是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处所,以及良好的学习,就业,医疗养育等生活保障,这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一份平淡,平和,自然的幸福。每一个社会上的个体都会追求环境有清新味,事业有成就味,社会有人情味,文化有品位!这样综上所诉这样的幸福就是皆大欢喜了。然而天会刮风,路会泥泞,从春天出发有晴也有雨,不要企图预知抵达幸福的路上会有多少艰辛与眼泪,但可以想象我们经历的每一个季节,走过的每一段路程,都会有五色的花朵一路盛开~~~~
书中也有说到,一个最普遍的幸福的障碍,即时间压力,人们总是企图将越来越多的事情在越来越少的时间内作做完,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感!这确实如此,我自己也深有体会,都是一因为一个词“忧愁”我们在欢娱宴乐的时候,常被“人生不再”“生命易逝”的悲哀感觉索烦扰,在花前月下,常有“花不常好,月不常圆”的伤悼。诗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一篇赋里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王羲之也曾在《兰亭集序》中写道:“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世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相信生命像一支烛光,总有一日要熄灭的,而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更使我们珍惜幸福。如果此时你问我幸福吗?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只有到我将要死的那一刻我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我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福的,因为人生是在有太多预想不到的东西了.然而我选择每天尽可能的快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离幸福近点。人言“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年老不在容颜而在心态,年老的厚味是要用一生来酝酿的,幸福也如此,可以因为害怕年老和身体的羸弱与不便就产生剥夺自己欣赏黄昏美景的念头吗?选择权在你手上,但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你想拥有幸福就应首先摆正好你的心态,态度有时候可以决定很多生命中重要的事情,谁都知道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才是最值得推颂的,否则就很难度过生命的难关,更不用谈幸福何来了。幸福之人也并非拥有一切,只是尽力享受生活的赐予罢了。失去爱的方法,最快莫过于将其牢牢地抓住手心;令爱长驻的方法莫过于赋予它一双翅膀———将爱放飞!我是想说幸福也不过如此,不要整天只想着我要怎么怎么幸福,而是顺其自然,放飞自己!
曾有一个诗人说他的幸福就有由三个愿望组成,他是这么说的“吾生幸福有三愿,淳朴却激越,一曰渴望爱情,二曰求索知识,三曰悲悯吾类之无尽苦难。此三愿,如疾风,追吾无助飘零于苦海之上,直达绝望之彼岸~~~~吾生若此而已,然吾颇感为枉此生”所以说幸福是有目标的,我幸福的目标就是让我爱的人快乐,让自己学有所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有需要的人,你的幸福又是什么,找不到答案时,就问问自己我的目标又是什么。书中也说到教育者也即我们的父母,长辈和老师等等都是教育我们如何寻找幸福的人,特别是爸爸妈妈。我记得我爸爸就这样跟我们说过:“你们的学习成绩不好没关系,但不许在学校干坏事,你们即使不对社会作多大的贡献,但决不能做社会的害群之马,我希望你们能追求自己心中的所爱”我觉得这就是他教育我们的幸福的方法,其实他又何尝不想我们学习优秀,但是他知道兴趣才是学习最大的老师,强迫是没有幸福的!作为国家一位普通的百姓,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做危害国家,社会的事情,就已经算是对国家做出贡献了,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最初教育了我们如何去幸福。
其实 幸福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它因你而变!
文 黎晓平
幸福才应该是至高的财富,而金钱或声望绝不是用来衡量生命的标准。“幸福才是最高的财富”仔细想想,觉得这或许是一个矛盾,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生活在这矛盾之中,人们为了幸福而追求不停追求财富,因为我们不能否认金钱是实现幸福的一种手段,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而至高的财富是幸福,这不就成了幸福追求幸福吗?其实幸福哪用追求,它本身就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父母亲疼爱,你有个健康的身体,能走能跳能吃能喝,你有一个安全生活环境不用愁战乱,不用愁上街随时会被起暗杀~~~~而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幸福,因为我们是人类———生物界上最高等的智慧动物~~~~我们人类到底想怎样追求幸福呢?征服自然和太空码?不不不,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做会遭到报应的,沙尘暴,洪水,温室效应~~~
“你幸福吗?”对于这样“傻逼”的问题,我相信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的肯定地说“我很幸福”大多的回答是“还好”“挺好”或许真会有人说“我真的很幸福”但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所有人都知道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你相信他或她的幸福是暂时的,你也一定要相信,生命中的幸福本来就是由无数个幸福的片落组成的,世界上本来就不能存在永恒的幸福。书中也有说到,在当今社会中,对积极心里的需求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迫切。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了10倍,而抑郁症的发病率年龄也从60年代的29岁下降到今天的14岁。45%的美国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比前人幸福却不必前人快乐,正如哈伊•西卡森特米,一位积极的心理学权威人士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快乐呢?”因为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已经不能用基本的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来解释了,越来越多人像解决一个悖论———财富给我们的好像不是幸福,那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恐怕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对于我来哦说,只要爸爸妈妈身体健康,能吃能喝能睡,最后能够安享晚年,弟弟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有所成就,这就已经是我最大的幸福了,然而没有人是能够脱离社会的,虽然不能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但做好自己,不做危害社会的事情,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就已经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书中还讲了爱与被爱的重要性以及无条件的爱在幸福中扮演的角色!我觉得要幸福就必须付出爱,只有你自己先付出爱,才会收获爱,别总是想着“他都不做,凭什么要我做,她都不付出,又凭什么要我付出”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你就不会收获爱与幸福,别人不做不代表你就不能不做,就好像宽容你身边的人的错误,能得过的就让它且过,真心爱你应爱的人,在社会上看见跌倒的,需要帮助的人就应该勇往直前,因为社会也需要我们付出爱!在当代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杂陈并存的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需要塑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的幸福,谁都知道寻找幸福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如同大浪淘沙。当你感觉到幸福时,那感觉就像淡雅隽永般芳香,与此同时你芜杂的心绪最能够得到最妥帖的慰藉。但是面对当下物欲横流,日益喧嚣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以从容的姿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我们应要关注国家的幸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全面小康
关注社会的幸福,环保低碳,秩序和谐,公平正义,文明道德
关注百姓的幸福,食品安全,医有保障,安居乐业,老有所养
奉献,给予,获得是幸福,享受更是一种幸福,一杯水,一粒沙,一句话是幸福。因此我们还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拥有,每一丝快乐,每一线阳光,每一片希望的人最幸福!我们处在一个物质充盈,精神丰富,生活多彩的时代。当你心花怒放时,幸福就在身边俯拾即是,当你挫折沉顿时,幸福就会望千秋水,遥不可及。在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字典中,幸福就简简单单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最普通的世俗元素,又或是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处所,以及良好的学习,就业,医疗养育等生活保障,这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一份平淡,平和,自然的幸福。每一个社会上的个体都会追求环境有清新味,事业有成就味,社会有人情味,文化有品位!这样综上所诉这样的幸福就是皆大欢喜了。然而天会刮风,路会泥泞,从春天出发有晴也有雨,不要企图预知抵达幸福的路上会有多少艰辛与眼泪,但可以想象我们经历的每一个季节,走过的每一段路程,都会有五色的花朵一路盛开~~~~
书中也有说到,一个最普遍的幸福的障碍,即时间压力,人们总是企图将越来越多的事情在越来越少的时间内作做完,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感!这确实如此,我自己也深有体会,都是一因为一个词“忧愁”我们在欢娱宴乐的时候,常被“人生不再”“生命易逝”的悲哀感觉索烦扰,在花前月下,常有“花不常好,月不常圆”的伤悼。诗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一篇赋里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王羲之也曾在《兰亭集序》中写道:“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世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相信生命像一支烛光,总有一日要熄灭的,而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更使我们珍惜幸福。如果此时你问我幸福吗?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只有到我将要死的那一刻我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我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福的,因为人生是在有太多预想不到的东西了.然而我选择每天尽可能的快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离幸福近点。人言“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年老不在容颜而在心态,年老的厚味是要用一生来酝酿的,幸福也如此,可以因为害怕年老和身体的羸弱与不便就产生剥夺自己欣赏黄昏美景的念头吗?选择权在你手上,但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你想拥有幸福就应首先摆正好你的心态,态度有时候可以决定很多生命中重要的事情,谁都知道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才是最值得推颂的,否则就很难度过生命的难关,更不用谈幸福何来了。幸福之人也并非拥有一切,只是尽力享受生活的赐予罢了。失去爱的方法,最快莫过于将其牢牢地抓住手心;令爱长驻的方法莫过于赋予它一双翅膀———将爱放飞!我是想说幸福也不过如此,不要整天只想着我要怎么怎么幸福,而是顺其自然,放飞自己!
曾有一个诗人说他的幸福就有由三个愿望组成,他是这么说的“吾生幸福有三愿,淳朴却激越,一曰渴望爱情,二曰求索知识,三曰悲悯吾类之无尽苦难。此三愿,如疾风,追吾无助飘零于苦海之上,直达绝望之彼岸~~~~吾生若此而已,然吾颇感为枉此生”所以说幸福是有目标的,我幸福的目标就是让我爱的人快乐,让自己学有所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有需要的人,你的幸福又是什么,找不到答案时,就问问自己我的目标又是什么。书中也说到教育者也即我们的父母,长辈和老师等等都是教育我们如何寻找幸福的人,特别是爸爸妈妈。我记得我爸爸就这样跟我们说过:“你们的学习成绩不好没关系,但不许在学校干坏事,你们即使不对社会作多大的贡献,但决不能做社会的害群之马,我希望你们能追求自己心中的所爱”我觉得这就是他教育我们的幸福的方法,其实他又何尝不想我们学习优秀,但是他知道兴趣才是学习最大的老师,强迫是没有幸福的!作为国家一位普通的百姓,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做危害国家,社会的事情,就已经算是对国家做出贡献了,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最初教育了我们如何去幸福。
其实 幸福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它因你而变!
文 黎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