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ite Runner追风筝的人》
假期,是个整理思绪,静心读书的好时间。初次知道《The Kite Runner追风筝的人》,是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单上看到的。当时感觉特别惊讶,在美利坚合众国的畅销书榜单上竟然会有阿富汗女作家的作品。我实在是对这其中的奥秘所吸引,很想一探究竟,到底是怎样的魅力怎样的内容怎样的精神层次能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于是我先是下载了电影版阅读《追风筝的人》,这是一部美国拍的电影,听说在作者刚定初稿的时候美国知名电影制片公司梦工厂就买下了版权,可见这部小说有多大的价值。
故事的开始,在阿富汗。说起这个我们的邻国,并不是一个太平世界。我们总会把它与塔利班、战争、难民、死亡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想起的总会是一张张狰狞的脸、惊恐的脸,没有轻松,更不会有笑容。就是战争,进一步推动了悲剧的发生。风筝的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奇怪的标题的时候,我有些茫然,风筝需要追吗?为什么要追风筝,原来这是阿富汗的习俗,每年初春,会有盛大的风筝节,许多的孩子会把使出自己积蓄了一年的力量来使自己的风筝成为佼佼者。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每一只风筝线的尽头都有一个勇敢的斗士。当然,所有的风筝要在天空中进行决斗,就像一场盛大的搏斗,你必须要把你周围所有的敌人消灭光,你才能成为胜利,同样,你必须把你走位的风筝都打败,你才会成为万种瞩目和赞叹的焦点,那样会有无限的荣誉和光亮集聚你一身,这在我看来,是一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或者游戏,但在阿米尔那个时候,这对他来说具备着无尚的重要性,因为爸爸,因为父爱,他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获得父亲的赞美和笑容,不再是鄙弃的眼光,他迫切需要着!再来说说追,追风筝,也相当重要,你抢到了最后一个被击落的风筝,那也预示着莫大的荣耀和完全的胜利。于是哈桑,便担当起了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那只被阿米尔击落的风筝追到手,故事的高-潮也就由此而引发,一切一切的悲伤的来源都在此处慢慢浮现。
为你,千千万万遍。人都有自私的丑陋,而人最不可饶恕的犯罪则是盗窃,其他所有的犯罪都是盗窃的变种。当你杀人后,你盗走了他的生命,盗走了他妻子的丈夫,盗走了他孩子的爸爸。当你说谎,你盗走了别人获知实情的权利。所以说,盗窃是一切犯罪的原始。每个人都有贪婪,只希望所有的美好只属于自己一个人。可用背叛换来的这些美好又显得是那么的惨不忍睹,良心的谴责又怎能体会到那种得到的快乐?有些时候正是因为我们自私而失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阿米尔的懦弱将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仆人伙伴赶出了家门,同样他的这种懦弱断绝了爸爸和他伙伴爸爸四十年的感情。你有没有一个朋友,不论发生什么,他都为你遮风挡雨为你牺牲?懦弱的阿米尔做不到。这种为朋友牺牲的勇气在自私的笼罩下是看不到的,抛开私欲,朋友就在身边,一句谎言,一句嘲笑,这都是自私!
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评价的那样,小说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真诚与背叛。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
我觉得读书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体验,会让人产生一种强大的情感波动,让人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无论你在过去做过什么,你都相信未来会更好。虽然自己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个故事,但却真的深陷在故事所蕴含的秘密和伤痕中,因为我们在过去都曾有过相似的经历。我跟随着小说中的个男孩,走进了一种文化、一个家庭,当然也包括埃米尔这个角色对自己的错误所进行的补救。我发现自己得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动,如果将这个故事用影像表现出来,就会拥有更多值得开发的潜能。
小说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这种让人感动引人深思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