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寒假读书报告】——2010级本科生廖一入
发布时间:2012-03-08
访问量:
86

 寒假读书报告

   寒假期间,我读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王子与贫儿》,感触颇深。

   这部小说以16世纪的英国为背景,通过戏剧性的情节,身份的错置构造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小说的两个主人翁—汤姆与爱德华同年同月同日生,长相几乎一模一样,而他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与地位。小汤姆出身贫寒,从小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艰难生活,于是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当上富贵的王子,摆脱自己那贫寒的生活。贵为王子的爱德华虽享受着锦衣玉食,受万人尊仰,但他却早已厌倦了死板、空虚的宫廷生活,向往着外面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小汤姆时常把附近的贫穷小孩子集合起来,一起玩”扮王子”的游戏,他时常感叹"“哦,王子真是世界上最高贵、最显耀的人物,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崇敬,一切饮食起居、服饰用具,都是最讲究最舒适的。啊!我真想变成王子,哪怕只做一天,我也心满意足了!”
  他何尝不知道,这种幻想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命运就这样神奇,最不可能的事却偏偏发生了。

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小汤姆漫无目的的在伦敦街上逛,不知不觉走到了皇宫外面,在经过一番曲折的经历后,他竟然遇见了爱德华王子,并经过爱德华王子的允许进入了皇宫,来到了爱德华王子的房间。对于这个来自于外面世界的小汤姆,爱德华王子甚是感兴趣,问了他不少问题,当听到汤姆描述贫穷孩子常玩的埋沙游戏后,爱德华王子惊羡道”啊,真的吗?天下有这样好玩的事情!你是说,用沙把人埋起来?光是听你讲,就叫人觉得很快乐了。我好想参加你们的游戏哦,在我一生中,如果能够这么玩一下,赤条条的在沙里面滚来滚去,该是多么好啊!我在皇宫里面,一举一动都受到限制,要遵守礼节,要保持威严,连随便跑跳一下都不行,真是难以忍受。”

汤姆不知不觉的,像大人似的摇头说道:
  “啊!您是说,很受拘束吗?……我想的却跟您相反,我倒很想穿着王子的衣裳,腰间佩带着闪闪发亮的短剑——只要能够这样穿戴一次,就感到非常满足了。

真的,只要能够穿戴一会儿,就……”

就这样,由于两个人的好奇,他们互相换了衣服,两个人的人生也就因为这一“换”而改变了。换过衣服后,他们竟然像没有换过一样,他们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正如爱德华所说的“你的头发和眼睛,声音和态度,外表和身材,面孔和表情,全都和我一样。要是我们两个光着身子出去,谁也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的确,当贫儿穿上王子衣服时,大家都把他当成王子。而爱德华穿上贫儿衣服后,大家便认定他是贫儿。换过衣服后,穿着破烂衣服的王子爱德华气愤的跑出门训斥刚才对汤姆不恭的那名士兵,不料那士兵一拳就打在了爱德华王子的头上,还推到了他,无论王子怎样喊叫,怎样解释,士兵就是不相信他是爱德华王子,最后竟然还把他赶出了王宫。

就这样,真正的王子流落街头,受尽苦难。而汤姆却成了身份显赫的富贵王子,这对汤姆来说,本是他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到了实现,但是出于内心的不安与惶恐,他以为自己这个冒牌王子随时会被士兵抓去除以极刑,并且刚到宫中,一切的都是那么的不习惯,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囚禁在笼中的鸟。他想自己做一些事,可每每都有人替他做了,他苦恼的说:“该死,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连呼吸也给我代办了啊。”他还说:“请你们让我见到王子,他会开恩我的破衣服还给我,并且放走我,不让我吃亏,啊,请您大发慈悲,救救我吧。”他皇宫里的人们看到眼前这个王子的举止与昔日王子的举止迥异,都以为他发疯了。没有一个人认出眼前的这个王子不是爱德华,就连王子的亲身父亲——国王,也没有认出他的小王子已经不是爱德华。

真正的王子爱德华脱掉华服后,变成了一个出宫门被士兵殴打,被教养元的孩子们嘲笑和欺凌的小乞丐。但是爱德华生性顽强不服输,他坚强的与恶劣的环境做着斗争,在磨砺与抗争中,爱德华变得更加诚实、勇敢,也改掉了不少以前的骄奢淫逸的坏习惯。而戏剧性的是,在经过一番适应后,汤姆渐渐习惯了宫廷生活,开始大肆享受奢华的生活,时间和现实生活渐渐改变着他的性格,他的人性也渐渐的变得扭曲。一次他偶然遇见了自己的母亲,却拒绝承认认识她,回到皇宫后不久,他备受自己良心的谴责,他精神恍惚的对公爵说:"她是我的母亲啊!”他顿然醒悟,悔过不已。慢慢的,汤姆在宫廷中慢慢的学会了怎样应付大臣、国事等,并且在老国王驾崩后,开始成为一名国王。他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已经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的痛苦,于是废除了很多以前很残忍的法律,代之以仁慈宽厚的法律,并且释放了许多无罪的囚犯,否定了封建法律的荒谬,指责宗教裁判所的草菅人命,成了被万民拥戴的开明君主。    

爱德华毕竟是王子,他要回到王宫做王子,于是开始了一段冒险,在这期间,他到过许多地方,见到了许多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事,受了很多苦,但是他没有放弃,因为他体会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决心要在登上王位后改革法律,做一位让别人拥戴的国王。最后在汤姆的的加冕仪式上,爱德华进入了教堂,并且将能证明他的真正身份的国玺的位置告诉了侍卫,国玺带来了,而“那件华丽无比的礼袍已经从汤姆肩头换到了国王身上,把他那身破烂衣服全都遮住了。于是加冕典礼继续进行,真正的国王接收了涂油仪式,被隆重地带上了王冠,礼炮的轰鸣把这消息传遍全城,庆贺的欢呼声几乎震动了整个伦敦城。”就这样,爱德华最终登上国王的宝座,并且又颁布了许多新法令,废止了许多酷刑,成为了一个开明的君主。“在那严酷的时代里,爱德华六世在位的时期是唯一的宽厚时期。”

读过这个故事后,很多人都觉得这或许只是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可恰恰相反,贫儿汤姆的故事在历史中确有其事,贫儿汤姆可能就是爱德华六世的臣民汤姆·堪蒂,他出生贫苦,但6岁就因为是“国王的好朋友”成为英“英国国王的保护者、圣公会的主持和坎伯雷特大主教”。16岁时年轻的国王爱德华六世去世,新的女王玛丽一世复辟天主教并大肆迫害新教教徒。将汤姆关进伦敦塔。伊丽莎白一世即位后才得以释放。重新任圣公会的主持。死后,英国议会追封他“摄政国王”和“圣公会之父。”

马克.吐温在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他将汤姆与爱德华转换的一生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对比——身份转换前,汤姆贫穷,爱德华富贵;身份转换后,汤姆成为富贵王子,爱德华贫穷且受尽折磨;最后,爱德华成长成为受人爱戴的国王。

在这个曲折的故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命运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才能改变的。汤姆并非生来就是贫儿,而爱德华也并非生来就是富贵的王子,仅仅是衣服相互一换,当贫儿穿上王子衣服时,大家都把他当成王子;而爱德华穿上贫儿衣服后,大家便认定他是贫儿,这里既没有什么“天生富贵”,也没有什么“天赋王权”,问题的关键只在穿什么服饰和处在什么地位。

同时,环境影响性格在故事中也深深的体现了出来——在面对不被人相信、理解,受尽贫困苦难的折磨后,爱德华王子改掉了他以前骄奢淫逸的坏习惯,变得更加坚强、勇敢,他贴身感受到了社会底层贫苦人们的艰难生活,于是这为他执政以后为民着想,为民办事,成为世代传诵的好君王做了铺垫。而原本出身贫寒的汤姆,在面对宫廷奢华生活的诱惑,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善良本性,他渐渐迷恋上了享受这些本不该属于他的安逸生活,甚至当他偶然遇见自己那还身处贫困的母亲时,拒绝认母,这不正是骄奢环境对他良心摧残的后果吗?!

同时,我也很佩服王子的勇气。当人们在身边折磨他,说他疯了的时候,他说他是王子;当被他父亲打了一顿,叫他不要胡思乱想的时候,他还是说他自己是国王。那时他没有一丁点的地位和身份,这么说对他是很危险的。可他还是固执地说他是王子。这份勇气与坚持,真的很令人感动。同时另一个人的勇气也可嘉,他就是迈尔斯·亨顿。在真王子遇难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护真王子。好人有好报,正因为这样,他才被真王子封为了肯特伯爵。

最后,这个故事还反应一个现实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爱德华身为王子,想要过一样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是却不想放弃荣华富贵;汤姆想要做一个拥有至高权利的王子,却又不想放弃自由的生活。因此身份交换过后,他们还是二者不能兼得,一样对自己的生活不满,对身份的交换后悔不已。虽然这部作品与我们有一段距离,但是他却深刻的反映了现代很多人的这样的心理,富贵与自由不能同时拥有,就要舍弃其中之一,才能拥有另外的一件。可见,珍惜眼前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