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这是一本很早之前就列入书单的书,终于有了这样一段时间来慢慢阅读,我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读完这近五百页的传记。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阅读人物传记,就像是作为一个完全的旁观者来看待这个人的整个一生。所谓旁观者清,从人家的经历中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面对人生的态度,比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心态等等。阅读传记的第一种感觉便是你会对比自己和主人公,在某些情节上是那么的相似,但是在某些方面他的一些做法是你不会想到的。读完这本书真的使我受益匪浅,乔布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风靡全球的苹果产品,更值得我们拥有的是他的品质。
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因为在一家餐馆打工的父亲与潇洒派的酒吧管理员的母亲并不想要结婚,所以他被秘密安排收养。乔布斯对亲生父母其实是没有感情的,当谈及他的亲生父母时,他甚至显得很草率。尽管如此,他的生父母至少做了两个决定性的事情:第一件事是把乔布斯给生下来了,而且给了他一个相当聪明的基因,在乔布斯很小的时候他自己就知道他比他的养父母更聪明,而且这一点无论养父母还是他一直都很承认。第二件事要求领养者必须有大学学历,虽然现实中后者确实没有大学学历,但他们承诺将培养乔布斯去读大学,并且信守承诺。关于自己的身世,对乔布斯的影响应该是蛮大的。从他年幼时的以自我为中心到后来自己也犯了当年亲生父母犯的错,遗弃了自己的女儿。他在现实中选择去逃避问题而不是面对现实,所以往往给自己带了不必要的麻烦。他是缺少安全感的人,这些方面在他的工作中也不断的体现出来,他的独裁,他的霸道都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现。
乔布斯的养父是个退役军人,有极高的动手能力和谈判能力,退役后靠回收二手汽车并翻新出售来养活家庭,童年的乔布斯常常跟父亲一起去做这些事情,这过程中乔布斯同样吸收了父亲不错的谈判能力,并把做好细节再出售这一点相当好的继承了下来,这两点在日后苹果公司发展历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后来乔布斯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后邀请父亲去参观,父亲为全部都被刷成是白色的工厂一尘不染这一点相当满意,要知道,全白的墙面很容易被弄脏的。
一个相当聪明而且动手能力很强,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他的恶作剧甚至很危险,比如在老师的椅子下面装了炸药,在乔布斯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他们是一对很慈爱的父母,他们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来适应这个非常聪明也非常任性的儿子。养父母对于乔布斯的爱,补偿了他没有能够与亲生父母一生的遗憾。为了他能有一个好学校,父亲咬牙花费了全部积蓄换了一套住房,这两套房子相距只有3公里,但仅仅就是因为后者会有更好的学校!这一点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养父母一家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在读大学这件事情上,他养父母也是做出了相当艰难的决定:乔布斯的父母领养他的时候曾经做过保证他一定会上大学。所以他们一直努力工作为他的大学专款省吃俭用,等他高中毕业的时候,虽然这笔专款不多,但也够他上大学的费用了。但乔布斯压根就不想读大学,一般的学校不去,不考虑州立大学,甚至不考虑伯克利和斯坦福,尽管这两个学校离家又近而且还有可能给奖学金。最终乔布斯选择了里德学院,而且几乎是全美最贵的大学之一。父母劝说他不要去因为他们支付不起高昂的学费,但乔布斯执意要求,最终父母还是妥协了,让乔布斯读了里德学院,当然乔布斯是个理性的人,当他发现学费远高于他能学到的东西时,选择了退学,尽管退学了但是他还没有放弃学习,退学后仍然在里德学院学习了他感兴趣的几门课程。在培养乔布斯方面,这两位老人可谓是倾尽所能,以至于在苹果公司上市乔布斯成为亿万富翁之后,他们才把所有的欠款还清。可见父母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当你选择扮演父母这个角色的时候,你就应该做好准备去迎接这样的一份挑战。或许有的时候我们会抱怨为什么我们没有这样深明大义的父母,所以现在的自己才会这样的一事无成。拥有一对高明的父母或许很重要,但这不仅仅是决定因素,更多的我想还是在于个人。
乔布斯深受佛教影响,年轻时曾去印度朝圣好几个月,尤其信奉日本禅宗,他的孩子十来岁的时候他都会带他们去日本京都感受禅宗的魅力。受此影响,禅宗式的极简主义深入他的骨髓,贯穿苹果的所有产品。乔布斯一意孤行推行“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的信条。在印度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可以说是艰辛,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他对自己的饮食也有很大的控制力。所以说只有对自己有控制力,能够驾驭自己的人才会真正的驾驭这个世界。但是对于佛教的信仰在后期他患了癌症的时候却给他带来了灾难。乔布斯始终认为只要调整饮食,希望通过食疗而不是手术来控制癌症。但是他的想法却是错误的,如果从刚发现癌症开始就进行手术治疗,他的生命或许不会这么的短暂。他的坚持和偏见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的聪明,甚至是有些迂腐了。在这点上,他的行为让我难以理解。一个为21世纪不断推出新的科技产品的人,居然不相信科技的手段可以挽救自己的生活,这是否有些矛盾了呢?
20世纪60年代末,在硅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下,苹果公司就这样孕育而生。而苹果公司的诞生充斥着乔布斯身上的作为领导者的另一种品质——霸道。在他的骨子里,有一股完美主义的血液作祟,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甚至连软件上的一个图标都要亲自监督,不断否决,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种完美主义是绝对的,毫不妥协,也是极其自私的,无论其他多少人赞成,只要乔布斯不满意,就无法通过。乔布斯让苹果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不论是哪一方面,苹果都带有浓浓的乔布斯味。
与霸道一起便是他的控制欲。苹果能够成就如今的辉煌,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乔布斯的控制欲。苹果是个极其封闭的生态系统,Mac、iPod、iPhones、iPad、iTunes,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不论是买还是卖,在苹果这里都融为一体,为了保持自己的产品特色,乔布斯控制了产品的各个方面,从造型设计到包装,无一不包。乔布斯希望掌握用户,而不是被用户掌握,在他的眼里,用户都是无知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得别人来告诉他们要什么,他曾不无轻蔑地说:“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you show it to them。”
因为乔布斯的控制欲,苹果实现第一次辉煌,最后还是他的控制欲,让苹果焕发第二春,而且比第一春要绿意盎然的多。乔布斯的控制欲放在IT界,放在他一手塑造的苹果,物尽其用、如虎添翼,但是,如果这种控制欲放在一个独裁者身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大凡独裁者,控制欲是其必然属性,没有控制欲,则成不了独裁者。独裁者的控制欲体现在把握权力,企图控制一切上。独裁者想控制人民,通过控制政府、控制军队、控制媒体实现,乔布斯想控制用户,通过控制产品开发、控制产品设计、控制产品硬件软件乃至销售渠道来实现。大凡独裁者,都是集所有权力于一身,不松手的,乔布斯也是,独裁者以国家和人民的名义,而乔布斯以苹果和用户的名义。只不过,独裁者带来的通常是灾难,乔布斯则带来美妙的产品。
最后,作为这一切基础要追溯到乔布斯对梦想的追求。是他心中的那一份渴望,那一份念想支撑着他,他的坚持不解,他的热情,他的完美,他的霸道,都源于他的对实现梦想的渴望。你还记得你儿时的梦想吗?你是否发现你离你的梦想早已越来越遥远。随着年纪的增长,那份拥有的梦想的心是不是在慢慢的变小,然后在心里的最深处封存直至消失不见。为什么我们丧失了追求梦想的勇气?难道是实现梦想不再给我们带来喜悦?还是梦想始终对于而言遥遥无期。我觉得有梦想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他们还有那一份勇气去追求。所以做一个让自己尊重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