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杨子(2008本科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4
访问量:
82

华工精神之我见

                          ——喊楼万岁

   

实际上刚拿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还是有点受惊吓的。“以华工精神之我见’为主题,以表述华工精神,颂扬建校60年来取得的成就,颂扬先进典型‘华工人’人物为主要内容”——在如此崇高的标题前我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还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我好像说不出几项“建校6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那种很牛掰的“先进典型华工人”也都不太熟,我是不是愧为一个华工学子?华工精神到底在哪里?在书本成堆学子孜孜不倦的自习室里?在深夜仍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抑或是各种竞技赛场演出舞台上?确实,严谨辛勤的治学态度,光辉灿烂的学术成果无一不是华工精神的集中体现,但诸位似乎都忘了一项极具解放和娱乐精神的草根的群众性活动,也生动地描述了华工精神——不仅可以是严肃的博学的,也可以是生动的幽默的。

此项活动俗称:喊楼。

喊楼这种玩玩闹闹有扰民之嫌的行为怎么就成了华工精神?这岂非是对华工精神的一种诋毁一种污蔑?可能华工的同学都有被某晚突如其来的疯狂喊楼打扰的经历,惹急了说不定还会脱口而出一两句国骂,但是,我想每个人,就算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也都曾经被华工的喊楼温暖过,感动过,没有例外。

华工的喊楼主要集中在光棍节和毕业季,喊楼的一般是男生,被喊的通常是女生。大一那年的光棍节,虽然提早被告知当晚是一年一度的“华工惊魂夜”,仍旧被当晚华工男儿所爆发的气势与魄力所震慑。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华工男儿们浴火重生,改头换面。尽情地想象吧,也许平日里刻苦自习的眼镜男,图书馆里查资料的学术男,饭堂里狼吞虎咽的吃货,聪明乖巧乐于助人的小师弟统统是夜变身,迅速完成从普通青年到文艺青年再到特二青年的转变,痛痛快快地冲着女生宿舍吼上一嗓子。有人搬来了音箱,用麦克风指挥着大合唱:经典的如《光辉岁月》,青涩的如《小薇》,雄壮的如国歌,还有那万年不变的光棍节主题曲《单身情歌》。华工男真的如他们自嘲的那样寂寞吗?我相信不是的。他们只是智慧地利用喊楼把孤单演变成了一场全民性质的狂欢,他们用唱和喊演绎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自己的兄弟齐唱更有一种别样的豪情——其实他们从不怀疑,终有一天,属于自己的那个“她”一定会来到身边。

毕业季的喊楼在疯狂之余更添离别的伤感。往往在那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晚上华工的宿舍区里,经常能看到集中的一群群男生站在女生宿舍楼下,高喊着“XXX班女生,我们爱你们!”此时的喊楼,已经成为了华工人纪念青春,告别学生时代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尤其是楼下一帮大小伙子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出班里个女生的名字的时候,这位女同学在这四年里留下的点滴便会重现,也许有她的笑靥,也许有她的泪水,也许在这一声呼吼里,藏着一个属于青春永远保密的爱恋。但更多的,是一种感激,一种珍视,无关风月,无关爱情,但因为有曾经同行同歌的日子,彼此变得无可取代。当几个女生用尽全力在楼上回答:“我也爱你们”的时候,一切都不用说了,套用网络上用滥的一句话——我们都懂的。

巍巍华园六十年,道不尽风流人物。但是,能上报纸,上网站的重量级选手毕竟还只是一部分。那么,当每一个平凡的华工人在回忆他们的华工岁月的时候,也许具体情节会随着岁月流逝,但是华工学子所迸发的活力和爱已经浓缩成剪影,镌刻在记忆最深处,回忆总是洒满阳光。无论是做了工程师,教师,公司职员还是公务员的华工人,梦里一定收藏着一个“华工惊魂夜”,像护身符一样熨帖着心房,提醒着他们青春无悔,引领着他们梦回心乡。

问我“华工精神之我见”?答曰万岁喊楼,喊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