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精神之我见
08级日语班 王珅
2012年是华南理工大学组建60周年,60年风雨砥砺,一甲子引吭高歌。60年来,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广大师生弦歌不辍,续写辉煌,华南理工大学经历了缔造的艰辛、成长的曲折,收获了迈进的喜悦、腾飞的甘甜。在这当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致敬和追忆。
学校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由包括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几所当时中国著名大学在内的中南5省12所院校的有关系科调整合并而成。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8年1月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1999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教学优 秀学校”;同年,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2000年,经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01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成为“985工程”大学。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广州汽车学院);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0个博士点,204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有工程硕士(25个领域)、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风景园林硕士、法律硕士等14个专业学位授予权,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3个本科专业。轻工技术与工程、轻工机械、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同时,华南理工大学还是中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卓越联盟”的成员之一。
看到以上的华工的历史和发展状况,不禁感叹华工是越来越好了。身为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也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现在我已经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了,马上就要离开华工校园了,也开始有些依依不舍了。当然了,每个在大学的大学生都会抱怨自己的学校是多么不好,这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吧,还是那句老话,自己学校的学生可以使劲儿骂自己的学校有多不好,但是外校的学生绝对不可以骂,否则本校学生是受不了的。每个大学都是如此吧。
对于华工精神,虽然我在这里待了四年了,但是这个概念很抽象,对我来说也太笼统了,有些细微处的感觉还是有点儿的吧。在学生的上课管理方面,确实很严格也比较踏实,学校会有检查,老师也经常会点名。但是也有缺陷,就是大四的时候,真的不应该安排过多的课,可以尽量在大学的前三年多安排课,因为大四的学生需要找工作,又要实习,上课的话真的比较耽误事儿。只能说大四的时候有点过于严格了,希望学校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安排课程。食堂的话,可以忍受的范围,整体上还可以。校园风景也不错,尤其是西区那里吧,只不过像我们住在北区的人有点悲剧了,经常要等校巴赶校巴挤校巴,坐上校巴后体验“非一般”的感觉,哈哈,也许以后回忆起这些还会觉得挺有趣的。再有就是虽然在文科类学院学习文科类专业,还是上了高数课还有金工实习,难忘的经历吧,毕竟全国没有几个学语言的系的学生还要去做这些的,有坏也有好的一面,确实得到了短期的锻炼,不好的是其实毕竟不是学工科的学生,对我们也没什么大用处,而且有点太不人性化了,难道是为了体现是工科院校所以才要文科类也要去学这些吗?……
无论怎样,在这里学习生活里四年,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在这里体味了大学本科生活,要对华南理工大学说一声——谢谢,我的母校!希望你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