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黄佩君(2008本科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4
访问量:
81

华工精神之我见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大学精神是反映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情操、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 ,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风格和特色等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一种校园文化形态。它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精神力量 ,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奠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基础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育人的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有广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要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继承前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情,学习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为民的品德。关心天下大事,使自己服从于社会,服从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是精神世界深层次问题,它取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和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三是培养爱心。要教育学生爱父母、爱生活、爱事业、爱祖国。第四是培养高尚的人格。坚持真理,胸怀坦荡,高风亮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第五是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但教育学生如何认知,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敢于奋斗,善于成才。总之,育人的目的就是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使我们的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在华工第983期校报的一篇文章“薪火相传抒时代史诗文脉绵亘扬华工精神”中提到,要传承大学精神,推动学校好又快发展。文化兴校最根本的就是精神立校。丹青难写是精神,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精神。而精神立校,就要形成一批代表学校形象和价值取向、体现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的精神标识,从而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须在理清思路、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秉承开拓创新的理念继续挖掘记录华工绵延近60载的沧桑底蕴,追寻大学最富质感的精神纹理,包括校训、校徽等精神图腾的深层意蕴,以实际行动守望华工精神、弘扬华工精神, 使其成为激励华工人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加强校歌的宣传推广,让承载着华工人共同价值诉求的校歌成为传唱经典,为华工人增添精神食粮,传承厚重的精神血脉;深入研究和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历史传统、杰出人物的文化内涵,增强华工人对学校历史和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搞好华工楼宇、人文史迹标识工程,完善校史馆建设,让师生与校史中的人物尤其是大师展开精神对话,使校史校情更鲜活、更有感染力,更能启迪、教育和激励师生,使其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保持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为华工人,为华工人。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学生会的宗旨,但我想同时也应该是每一个华工人都应有的觉悟也是每一个华工人应尽的义务。作为华工人,我们要增强身为华工学子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秉承和发扬继往开来,卓越奋进,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的华工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为华工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绵薄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