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方圆(2009本科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4
访问量:
81

华工精神之我见

三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华工,在简约大气的校门前,在庄严的中山像前,我能感受到这座优质高等学府严谨的学风,对在华工的四年充实的大学生活满心期待,等待着在她浓厚的学术氛围下,在她善解人意的关怀下,在优秀人群的带动下,从稚嫩走向成熟。如今,三年过去了,我看到了我所期待的一切。华工人,带着华工特有的印记,正在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这座学府的动人之处。华工精神,见之于课堂,于校园,于生活。

华工人的精神,是专注,是勤奋,是专心学术。

蒋果, 2011年新增列的硕士生导师中唯一的“80工科女硕导,华工自主培养的“三华生”,她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专注与用心积累,兢兢业业,百折不挠,借助华工这个大平台实现自己理想的飞跃,在学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成为了华工科研队伍的新兴力量。她仍然继续奋战在科研一线上,为她爱的机械工程不懈钻研,为华工的学术进步倾尽全力。在华工校园里,有不计其数这样的师生,秉承华工的优良传统,潜心研究学术问题,开拓创新,不断向华工“追求卓越,学术辉煌”的崇高目标迈进。

华工人精神,是奉献,是关心,是爱岗敬业。

朱泳媚,华南理工大学辅导员,本科毕业时,毅然放弃待遇丰厚的外企工作,投身到学校的大学城校区建设中去。作为最早进驻大学城新校区的辅导员之一,她没有怨言,没有迟疑,很快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当中。由于人员紧缺,她同时兼任两个学院的辅导员和团委书记。面对艰苦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朱泳媚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各项工作: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她组织大大小小的活动不计其数,而自己几乎没有度过一个安稳的周末。她向学生献出的是自己的一份爱,但学生从她身上学到爱业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朱泳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学生的热爱,而她的言传身教却以一种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无论是时刻关注学生动态的辅导员,还是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师,他们从不同方面帮助学生成长,给与学生关怀,投身于教育这项伟大的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华工人精神,是勇敢,是爱国, 是吃苦耐劳。

舒宇,华南理工大学国防毕业生。在华园这片热土,他不仅得到了专业知识的滋养,还塑造了求实奋进的人格品质,树立了精忠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琼崖纵队重机排排长,承受巨大的外部压力和身体压力,刻苦练功,在专业技能落后的情况下迎头赶上,力争上游。在和平年代,舒宇用他的身体力行谱写了一支慷慨激昂、无怨无悔的青春之歌。作为祖国国防事业的普通一员,他心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将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挺得住视作是对国防事业最大的贡献。水滴入海,方可不竭,方可永生。他把人生中最宝贵的韶华,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无惧艰难,不畏险阻,无悔青春,不辱使命。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向着伟大的祖国,敬礼!路未尽,情未了,展望未来,旌旗猎猎迎风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华工学子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闯荡在各个领域,为国家的科技研发出力,为国家的自主创新出谋划策,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添砖加瓦!

华园六十载,风雨六十载,光辉六十载!一代代华工人,秉承着学术人严谨治学的传统,一丝不苟,刻苦钻研;一代代华工人,重视教育,敬业奉献,使华工的教学质量向着不断进步的方向发展;一代代华工人,勇往直前,为国争光,严抓质量,成为国家科研事业的主力军。这就是华工精神,六十年的精华沉淀,支撑着华园的灵魂,鞭策着每一个华工人继往开来,为更好的华工努力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