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 简简单单
----华工精神之我见
09党支部 科技英语三班 赵倩慧
说起华工精神,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去年暑假我参加校友访谈活动时采访的开封东大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福贞校友。对王福贞校友的访问,可以说是一次巧合,因校友会有临时变动,我和队友才有幸得到这次珍贵的访问王校友的机会。接触王校友后,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他所具有的踏实、节俭、勤奋精神,是我们广大华工学子的突出体现。
“学到真本事,才能干大事”
“得知我有上大学的机会后,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我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下决心要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光阴如梭,转眼间王福贞校友已经离开华园数十载,谈到那些逝去的年华,校友的两眼熠熠生辉,说道:“当得知自己能够推荐上大学,非常的高兴,也十分期待上大学,学到真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确,在那个年代,农村青年的出路无非就是哪几种,而能被推荐上大学,可以说是做好的一条路了。能成为群众中的佼佼者,这与王福贞校友的踏实勤劳,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没文化,是很难改变自己生活的”。王福贞校友特别强调道,自己在大学里也是同样的努力,每晚都要学到11点。青年人就是要多学知识,要有文化,有了真才实学才能“方为人上人”,才能干一番事业。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在班里的人缘也是十分的好,也因此成为了班上第一名入党的人。
双脚踏实地,做个成功人
因这一颗感恩的心,王福贞校友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华工给予他的三件珍贵礼物——
“华工的老师教学非常严谨,言传身教,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
“在学校四年的学习,扎实了我的专业基础。”
“五湖四海的同学,开阔了我的眼界。”
“在同龄人当中,我得到了这么好的上大学的机会,一定要多干工作多做贡献。我们要成为社会的脊梁,成为社会的中间力量,干出回馈社会的事情。”于是,1976年,王福贞校友从学校毕业,回到了开封,在化工三厂当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虽然离开了学校,但王福贞校友踏实上进的优良品质没有丢失,他一步步地,踏踏实实的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员做到了车间副主任,然后是主任,后面又是副厂长,最后做到厂长一职,这条看似漫长的路,王福贞校友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28岁的他也就成为了开封最年轻的厂长。
在王福贞校友众多优秀的品格中,最让我们敬佩的依旧是踏实与上进了。谈到自己的成功之路,校友就用极为朴实的话语,说出了自己对成功的看法:“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厂,做个好工人;在学校,做个好学生;作为党员,做个好党员。”虽然话语很简单,但很多的大道理就是这样,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词藻来衬托,只用过来人对此意味深长的言传身教足矣。
后来,王福贞校友被调到化工二厂做党委书记,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工作,不变的,依然是那踏实上进的品质。众多社会的阅历使得王福贞校友对自己的奋斗之路颇有感悟:人生之路,又顺利的时候,也有不顺的时候,顺利时都顺利,不顺利时就要坚持住,不能放弃,一对自己失去信心,那就全完了。王福贞校友就是这样,不说那些很空洞的大话,就在这些平凡的语言中,让你感悟一个不同反响的人生。
奋发且向上,明天会更强
访谈中我们问到:“在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里,您认为自己符合哪些?”王福贞校友说道前三个都比较符合我,也认为校训很好的总结了华工的精神,很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同时谈到当今的大学生,王福贞校友认为我们现在的环境非常不好,竞争压力十分的大,但面对这些困难,年轻人还是要去闯荡,要在大学里,尽量学到真才实学,去干事,去创业,谈到对现在华工学子的寄语,王福贞校友谈到:“奋发向上,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甘寂寞与孤独,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与成就回报家庭与社会,不甘落后,要有自己的信念与目标。
从我们的访谈中可以看出,王福贞校友对母校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也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毕业之后也时常回到母校,坐在湖边,反省自己的一生,他十分感谢母校,给了自己这样的一生,不求自己能赚多少财富,只求自己做一个可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
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开封的繁华灿烂尽收眼底;而现在,王福贞和他的东大化工,为开封这座古城带去了一抔涌动的清泉、一脉新鲜的血液、一丝勃勃的生机。在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引人深思。他是典型的华工人,具有典型的华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