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精神之我见
外国语学院 09级日语 李燕清
2012年,美丽的华园将迎来60周年华诞。虽然仅仅是短暂的60年的发展历史,但是我们华工人不断地继承、发扬我们的华工精神,在这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华南理工大学在学术建设、科技创新、校园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通过对我们建校60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先进典型“华工人”事迹的了解,我觉得可以将我们的华工精神总结如下:“求创新,重发展,爱奉献,知回报。”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校,我们华工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各种学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我们的品牌学术科技活动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百步梯攀登计划以及各学院的学科竞赛。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华工学子各显所长,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变成一件件作品、一份份详细的计划、一篇篇科技创新论文。他们的创新成果在全省甚至全国脱颖而出,将大家的目光都吸引到我们华园中来。让我校在全国以及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看到他们的风采,从心中感到由衷地佩服。我相信在这样一种人人求创新的氛围之下,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学校及其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我校逐渐增加设立的文科科目可以看出我们已经不仅仅是注重理工科的发展了,而是着眼于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近年,我校开展了标杆工程活动,每年评比出“十大共青团员标兵”、“感动花园”大学生年度人物、十佳创新创业团队、十佳特色学生社团。通过这样的评比能够促使学生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促进自己的综合发展。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先进学生,先进团体的事迹报告会,能够让全校的学生更加充满斗志,从进入大学便开始以这些先进人物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进步。此外,还有开展青年月、科技文化节、“世纪木棉”系列讲座、高雅艺术进学校、女生节、社团活动月等系列品牌活动,让学生的课余活动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校园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参加这类活动既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还能够在学习之余让自己得以放松。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们大学生在接受了祖国20年的培养后,也应该懂得如何尽自己的所能回报自己的祖国、回报社会。我们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例如西部计划、广交会志愿者、春运志愿者、地铁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和清明节义工等各种公益项目,此外每个学院还会有各自固定的志愿活动。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在我校招募志愿者时,华工学子纷纷踊跃报名,在服务过程中,大家尽职尽责,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国内外的来宾。我校的志愿服务水平得到了高度的肯定。在刚过去不久的清明节,我们华工学子踊跃参加清明义工活动,这是1988年开展的,至今已经有二十五年了。清明义工25年来的活动内容都是打扫卫生、维持秩序,这样单调的劳动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确实是很不容易啊。
60年来,华工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他们虽然离开了母校,但是他们心系华园。他们把自己辛苦奋斗的心血无私地捐献给自己的母校,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促进母校的发展,为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在华园追求自己的梦想的学子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让他们没有更多的担忧。一些退休的老教授们,在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子后,仍然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到学生,于是便自发成立了关系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中捐献出一部分,用以支持贫困学生……想这样华工人回报母校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相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华园将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一年又一年,老生毕业,新生入学。尽管如此,我们的华工精神确实一直地传承着、发展着、创新着。我们华工精神不断的推陈出新,所以它是不朽的。这种精神将我们华园的发展不断的推进,将引领我们所以华工学子走向光明的前程。作为一名华工人,我为我们的华工精神感到无比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