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宋阳(2009本科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4
访问量:
125

                           华工精神之我见

 

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 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之学府也。”

那么,大学之精神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大学之精神是反映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情操、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风格和特色等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一种校园文化形态。历史上的英国大学教育是以培养有睿智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和待人彬彬有礼的绅士为首要宗旨;19 世纪兴起的德国大学则顺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潮流。而社会主义大学的大学精神, 尤其要以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为基本要义。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温婉的岭南名城广州,传统岭南文化的开发兼容、勇于变革的精神在华工不断的发展并得到创造性的提升,逐渐形成了一种朝气蓬勃、不断向上的“华工精神”。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2012 11 17 日迎来建校60 华诞。半个余世纪以来, 华南理工大学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办学传统。这些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维系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力量, 我们称之为:爱国兴国、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博采众长、开放兼容、追求卓越……正是这些精神维系着我校内在的精神力量, 增强了我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奠定我校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基础, 推动我校不断向前发展。

建校初期, 一批优秀知识分子聚集华工, 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群体,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对学术有严格的要求和热切的追求, 视学术为生命, 热爱华工, 积极投身于华工的建设和发展。

而今,华工的精神,正如大家所见,依然印证在我们每一名华工师生的身上。

清晨的湖边,林荫道上,回荡着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图书馆、自习室不论寒暑每每“人满为患”;寒暑假的实验室里仍然可见同学们忙碌钻研的身影;饭堂、校巴站队伍有序、秩序井然;报纸新闻中处处可见关于华工师生辛勤耕耘成功的报道;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华工学子总能够一马当先、当仁不让……

华工学子的勤奋、好学、创新、奉献都体现在这平日里一点一滴平凡的行动之中,绝不招摇、绝不炫耀、绝不浮夸,踏实——就是华工学子最朴素也最可贵的品质。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的历史更是一部培养精英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追求学术水平的历史。60 年来, 我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心系祖国, 乐于奉献的栋梁之才。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 到处可见华工毕业生的奋斗足迹, 华工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和“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

    从建校到现在, 几代华工人用心血和汗水, 用艰苦的劳动和创造, 辛勤地耕耘在科学殿堂里, 坚持不懈地攀登科学高峰。受岭南文化的熏陶和学科氛围的影响,华工人甚少夸夸其谈, 而更多地表现出务实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他们往往以科学理智的态度来分析问题, 以务实的精神来思考问题。这种求真务实严谨的学风代代相传, 成为贯穿华工学术传统的主线。

校园内中山先生铜像、校训石、校门牌坊、绿瓦红墙, 以及华工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无不昭示和表明了华工植根沃土, 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岭南的文化,氤氲了这所历史积淀深厚的学校,为其提供了一片发展的沃土;历史的积淀, 在华工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源远流长、凝重深厚的 “华工精神”;华工的精神,滋养着华工的莘莘学子不断的挑战着自我,奋勇向前。华工学子正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杰出的贡献!

 

 

                                              宋阳

                                         2012年4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