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精神见微处
彭青燕
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国家211,985工程重点大学。组建于1952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风风雨雨60年,学校已经由当初稚嫩的“华南工学院”(原名)一跃而起,成长为一所具备国家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这当中的成就与艰辛付出,由一代代的华工人见证着,见证着她非凡的历史和几十年间的不屈不挠,永远直前。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立足华南,以工见长,已经成长为一所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要想取得全国的认可,取得全社会的认可,并不是一样简单的事情。华南理工大学从调整期间,一路走过来,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的华工学子风雨同舟,才有了学校今天非凡的成就。
而我本人,对于华工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华工本校区处在天河区五山路,校园内绿树成荫,湖光山色,繁花似锦。校内古树尽排道路的两旁。单看到这些一颗颗参天大树,你就会深刻的觉得,若不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若不是这当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怎会有着这环境优美的校园!
很多时候,当我独自一人漫步校园时,总会很明显的感到有一种精神浮动在这校园中。我不敢妄加评论华工的过去,他辉煌的历史的得来,因为我毕竟没亲身经历过,对很多事情没有发言权,即使是一些很好的现象我依然不能妄加评论,太美好而不敢言语身教。但是,对于我自己看到的一些,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我却可以有着自己的看法,可以由衷的去赞叹。
华工精神是在朝七午十二时依附在自行车后座的匆匆忙忙。人们都说大学生活无尽的轻松,是堕落的好地方。可是,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事实并不是如此。每天早晨,所有有课的学生都一大早的起床,赶着去上八点钟开始的课程。没有人愿意迟到,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自制力扼杀在昏睡的“摇篮”里。学子们之所以如此早的就赶着去上课,行色怱怱,不是担心老师的责骂而是抱着一副对自己负责任的心态,抱着对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的态度。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分努力、一分坚持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华工精神是午餐或晚餐时分分发到学生手上的宣传单。哪里在某某时间又有讲座啦、某某学院又举行了什么样的创新比赛啦、某某地方又有某个吸引人的活动啦……我们的生活充斥在这一片生机勃勃中。不管是谁举办的活动,都反应了华工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反应了华工人的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宣传单宣传的不仅是活动的某一个动人之处,更是所有华工人对待生活、对待创新、对待各种已知的未知的所抱有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华工精神是午夜的灯闪铃响。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的一点就是,所有人都更能熬。为着某一个未完成的实验、为了某一篇未完成的报告或者是为了某一篇要完成的论文,所有人都在拼命的努力着,熬着。有时候甚至是到了凌晨四、五点还有人为着自己心中的某个信仰忙着。我们班以前有个同学,为了参加全国建模大赛,常常在实验室带到凌晨大家快起床的时候他才踩着自行车回到宿舍睡上两个小时。正是因为有这样肯拼命的学子存在着,华工才能在全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才能取得一项又一项的伟大科研成果。没有人强迫着,所有人熬着夜,都只是为了自己心中那个被大学而点亮的梦想。
不一定得轰轰烈烈才得以与世长存,相反,一些细小而琐碎的事情才更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学校建校60载以来,正式因为这些微小而到处存在的精神,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华工人、才使得学校取得如此伟大的成果。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这八字校训,也很好的概括了华工人的精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所有的“华工人”都将带着这种精神,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努力把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