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精神之我见
众所周知,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先后成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 2006年我校启用了新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该校训源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即学问、思辨、行动。
我校的发展之路也挺曲折的。1952年,华南理工大学由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和华南联合大学3校的工学院和湖南大学等中南5省12所院校的有关系科合并成立,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 1995年首批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999年被教育部评为 “ 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并成为全国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2000年成立研究生院;2001年该校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并成为首批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重点高校之一;2002年,通过了“211工程”“九五” 期间建设项目的验收,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我校治学严谨,一直秉承“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重人品、厚基储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现有1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1门国家精品课程,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2010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44%,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9.6%。建校5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19.6万人,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建校60年来,我校为国家培养本科生10万多名、研究生7000名、成人教育本专科生1.5万名。一大批毕业校友已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各级领导干部。
现简单介绍几位学校的知名校友及其成就。我们都知道华工的知名校友很多,涉及的领域也不少,如政坛、企业家、学者、文艺体育界等等,其中有个代号“50177”是最出名的。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其实“5”代表的是无线电系,“01”代表无线电这个专业,“77”则代表了华南理工大学(当时的华南工学院)77级学生。其实熟悉华工的人应该都知道77级无线电系出了很多著名的企业家,像是 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李东生、创维数码CEO黄宏生、康佳集团前董事局副主席、党委书记、总裁陈伟荣等等。
李东生校友,1985年任TCL通讯设备公司总经理,1986年任广东惠州市工业发展总公司引进部主任,1990年任惠州市电子通讯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团委书记,1993年初,李东生担任TCL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1996年底,李东生出任TCL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在李东生校友的领导下,TCL不断发展壮大,他本人也获得了很多个人荣誉—如2004年, 被国际著名杂志《财富》评为“2004亚洲年度经济人物” ;当选美国《TIME》和CNN 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人士,同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向李东生先生颁发了法国国家荣誉勋章;2008年,入选《华夏时报》2008十大中国杰出CEO;并荣获纽约名牌评估机构颁发的改革开放30年“品牌缔造者”称号;2009年,李东生被评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十年商业领袖”;并获得了由品牌中国授予的“60年60位品牌功勋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李东生被凤凰网、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评为“华人经济领袖”,并荣获由《中国企业家》评选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等。
纵观华工辉煌发展的60年,我们不由感叹华工精神不仅体现在每个华工学子身上,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地处改革开放发展前沿的广州市,华工也体现了广东精神“敢为先、尚包容、重实干”。我们有理由相信华工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