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彭菲(2010本科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5
访问量:
9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华工,让我们一起御风飞翔"

我们每个人胸前都有一枚闪光的校徽,虽然比不上漂亮的胸花,也比不上珍贵的奖章,但是,却代表着华工人的一份责任——牢记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华工校训,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华工精神。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个从华工毕业近20的学姐,当她知道我是华工的在校学生时,她激动的问我:"学校怎么样了 学校现在变的怎么样了 "我自豪的告诉她说:"变了,我们的学校变美了,大了。成为历史见证的老中大时期建筑,至今仍然发挥实际作用的苏式建筑,充满现代改观和先进功能设计的当代建筑,和谐有机地矗立在华工校园各处,南北校区交相辉映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完善、制度创新的现代化校园。听了这些她欣喜地说:"真的 真的变了吗 ?那我一定要回去看看,一定要去!"

是的!我们的学校在发生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环境变了,崭新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加强了: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教师走上了讲台;学校管理变了:不断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得学校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更加高效。 但华工最传统的精髓没有变:求实创新的校风没有变;刻苦钻研的学风没有变;老师对我们的教育热情没有变;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没有变。一句话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华工精神没有变。

60年前,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一所新型的多科性工业专门学院———华南工学院诞生了。建一流大学、让华工走向世界,这是一代代华工人的殷切希望。59年来,华工矢志不渝的朝着这个目标砥砺前行,从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到开创全国部省共建与联合办学之先河,从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到抓住机遇建设新校区实现跨越式大发展,一代代华工人充分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敢闯敢试,勇于革新,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不断促进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说不尽60年风雨兼程,道不完60年峥嵘岁月。从这片沃土上走出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可谓桃李满天下,芳香遍四海,称之为红色工程师现代企业家的摇篮是实至名归。 从深圳科学馆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从市长大厦到会展中心,从广州西塔到奥运会羽毛球馆、摔跤馆,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到世博会中国馆,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的建筑大师何镜堂创造了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冯秉铨:几乎单枪匹马重建一个无线电系;  李东生:将TCL带入有国际竞争力企业行列……这几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创建了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新的国家级科技基地;获得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奖励;新增了4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华工学子课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捷报频传,各类成果在多个专业性、综合性的竞技平台上脱颖而出,成为瞩目焦点。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同学们都曾记得这样一句话吧:“今天我为华工而骄傲,明天华工为我而自豪。”这是华工几代人的心声。每当看到寓在曲径通幽,已成为华工人精神象征的百步梯在两旁绿荫的簇拥之下笔直而上,我们心头便会涌动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想起父母和老师殷切的希望,你会刻苦学习;有人遇到困难,你会伸出热情的双手;面对不良行为,你会挺身而出;参加公益活动,你会第一个冲上。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同学们,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祖国需要我们去建设,未来需要我们去开拓,科学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让我们挺起胸膛,发扬华工精神,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华工增光添色,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为母校换来累累硕果,到那时,华工的木棉将格外鲜艳,华工的树木将格外茂盛。我们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每一次的收获和成绩都是华工一次又一次进步的源泉;我们是充实的,因为我们和华工一起在不断的探索跋涉中体味到了成功的快乐和激情!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探索,追求,无止境!
相信我,木棉的春天已经来到,让我们在那明媚的春光下和我们的学校一起,
御风飞翔!

谢谢!

                           外国语学院10级科技英语2  彭菲

                                           201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