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精神之我见
——10日语 魏冬颖
夏炙冬寒、风霜雨露,华工已然渡过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它是南国海洋无数明珠中闪亮的一颗,如山一般巍巍屹立不倒于中华之林。华工人遍布整个神州大地,在各个领域里绽放自己的光彩,为中国注入了不竭的技术和力量。华工的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无数华工学子,不断去学习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去思考如何做出贡献;不断去明辨是非,不论做人做事理当问心无愧;不断去实践,明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个主攻理工科学校,学术和科技成果的开发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华工人在实际中体会,这不仅需要有牢固的知识积累、过硬的操作技术,更多的是需要一种务实的态度和不畏挫折的信念。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谓华工精神,相信大家也许会有不同见解。但始终不变,并为每一名华工人铭记于心的,那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无论是对待学业或者是工作,华工人都秉着求真务实,发愤图强的精神努力着。
所谓“求真”,即为“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这正是华工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万事之基”。“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华工,这样一所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的大学所拥有的。好的制度对于一所学校发展的促进意义不言自明,“科学合理、分类管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高原上建高峰”这些不断在报告中出现的字眼既表明华工在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发展趋势,也彰显了华工人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无数华工人致力于从根本上参透各门学科的真谛,并根据实际现状去调整策略,以谋求最好的结论,做出最棒的成果。正是这样,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我们可以看到那国家级科技基地在校内接连设立,那无数科技奖励和优秀论文大放光彩。华工在过去的六十年中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各项参考数据大幅提升,很多工作就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华工人无比自豪。
硕果累累的“十一五”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宏伟壮阔的“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绘就,蓄势待发!让我们发扬华工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开放包容、改革创新,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所谓“开拓”即为“开放”、“拓展”。也就是由小而出,打开局限,跳出思维枷锁,而后向更好的方向进取,拓宽道路,走的更远。所谓“创新”,则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创新的思想去使这种概念变为现实。个人能力的提升,学术成果的开发,高校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师生全体的勇于创新。上海世博会上饱含中国特色却又不失线代元素的中国馆正是华工人开拓、创新精神的最好体现。那抹纯正的中国红,那在东方明珠的上海世博园中,闪耀了世人的眼。而“华工奇迹”想必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前年的“五四”青年节,我们的校长曾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请战书。是由十一位基因组创新班在读本科生发来的。这十一位勇敢的华工人向校长立誓,承诺在半年至一年时间内,要发表1—3篇《Nature》或《Science》级别的学术论文。这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这十一位“勇者”不但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而且连续11次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登上世界级顶尖学术杂志,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创新是衡量学校成就的重要指标,而创新向来也是华工学子特有的优秀能力品质。在各个领域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华工人富含开拓、创新精神,
华南理工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社会精英的摇篮。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心系国家发展、心系民族命运、心系人民福祉是我们华
工人的优良传统。纵使前行的道路上会有诸多坎坷,但请不要灰心不要恐惧不要动摇,牢记“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发扬“求真务实、开
拓创新”的华工精神,我相信华工人会在世界各个领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