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温暖(2010本科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5
访问量:
120

勤奋、沉着、感恩

                     ——华工精神之我见

  每天早上,总能看到同学们边走边吃早餐,为的就是争取多点早读时间。在教学楼的角落,总能听到读书的声音,那些放在阴凉处的椅子并不是小睡片刻的地方,而是他们复习的天地。中午时分,烈日当空,但是仍有不少同学留在闷热的教学楼里自习。夜幕降临,教学楼内灯火通明,有自习的,有上辅修的,经过一天劳累的课程后,仍有不少同学继续努力进修。十点后,教学楼回归宁静,但仍有三十四号楼一楼教室的灯光与夜晚的星星相呼应。低调的华工学子不分日夜地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虽不十分热衷张扬的校园活动,但是仍以沉着负责的心处理学生工作。正是这种好学的精神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华院内绿树成荫,湖风温柔而清爽,这些让人心情愉快的美景是华工多年来的文化与历史的沉淀,是国家重视教育的成果,而华工那种勤奋沉稳的好学风也是前辈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作为国内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华工一向人才辈出并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许多校友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仍不忘对母校,对社会作贡献。

华南理工大学校友蔡建忠及夫人向母校的60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捐款2000万元。这是华工两周来接受的第二次高额单笔捐赠。据了解,华工香港校友蔡建忠和罗爱梅伉俪捐赠的2000万元港币,其中1700万元作为校园基本建设基金,主要用于校27号楼;另外的300万元,其中200万元总为建筑学院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建筑学院教师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奖励和资助学生学习与创新研究实践活动等有利于学院发展的事业;100万元捐赠给冯炳权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奖励电信学院的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和资助贫困学生,支持教师的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工作。

50多年来,蔡建忠校友伉俪一直非常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就在华工设立了科研和体育等基金;上世纪90年代,又分别捐赠20万元和50万元港币,支持学校轻化学科建设和文体活动中心建设;2002年,在华工建校50周年之际,他们慷慨捐赠1000万元港币用于母校建设励吾科技大楼。此外他们还捐资在电信学院设立学生奖学金。截至目前,他们为华工各项建设的捐赠已达3100多万元港币。蔡建忠曾担任华工香港校友会会长10多年,目前担任华工校友总会符文、华工香港校友会永远名誉会长、华工硅谷校友会名誉会长。

蔡建忠1956年考入华工建筑系就读,罗爱梅1955年考入华工,就读造纸工艺专业。蔡建忠热心教育公益,曾为广州市、江门市、香港等地的中小学教育提供大笔捐助资金,包括为他曾经就读的母校广州市六中及广州培英中学西关分校、培英体系各学校及配营销有练会分别捐款1000万元。迄今,蔡建忠已为教育事业捐资近亿元。

除了蔡建忠先生以外,华南理工大学校友莫道明为庆祝母校60周年华诞捐资5000万元建设“中国版肯尼迪政府学院”即华工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另1500万元将用于建设华工北校区室内游泳池。有着学者与商人双重身份的莫道明表示,为母校捐款乃“随心而发”,也是自己多年教师梦的延续。

学习时,华工人沉着低调。成名时,华工人饮水思源。正是这种勤奋沉着成就了一代代的华工人才,希望这份情操能延续下去继续为母校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