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精神
2010级科技英语2班 邬嘉华
自1952年建校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已经走了六十载了,期间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数不胜数,他们都在社会的方方面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华工也为自己的子女所做出的非凡成就而自豪不已。
作为一名华工的学生,我们无时无刻都铭记校训石上那清晰有力的几个大字——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是却能够做到如此高度的概括每位华工人的精神。
每当早上起来经过走廊的自习室,总会看到有同学已经在座位上拿着英语的教科书在朗读。或者,在一个不太经意的阳台边上,听到同学在练习英语的口语,更有甚者,拿着小型的播放器在逐字逐句地模仿着录音中主播的英式或是美式发音。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可爱,仿佛在那一个瞬间,世界都围着他们而运转,就连自己的身体也无法控制般,想融入这样的一个氛围之下,成为他们的一份子,散发着书香的气息。这就是华园,我们所向往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华工人所拥有的精神。或许,我们不是天才,也不是鬼才,也不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才,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自身没一个可能性,相反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我们才变得比任何人都勤劳刻苦,比任何人都要闪耀。
晚上下课后,走在华工的路上,总会看到,一辆又一辆的自行车擦肩而过,或许外面的人都会为这样的危险而吃惊不少,有的甚至打骂几句。而华工的学子只会轻轻地微笑一下,因为他们并不会因为如此平凡而熟悉的一个场面而大惊小怪。可以说华工人是善良的也是,大度的。来过华工的人都知道,华工的北校区是建立在一座山上,因此华工很少有平坦的道路,不过这样的道路却是让人感觉如此的亲切美好。弯曲起伏的道路让人想起当年一幕又一幕的情景,当时骑单车的一次意外,或是第一次载着女同学的经历等等。当然,同时也勾起了那四年里一同走过的艰苦道路,最终走向光明的终点。或许正是如此,华工的道路才会一直保持着崎岖的状态,目的就是为我们阐述着一个日复一日的,年复一年的,简单的,但却是意味深长的道理——道路是崎岖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与困难中,华工人从不轻言放弃,因为他们知道在困难的后面有着无可用世俗中的金钱所衡量的财富。或许,这个财富是一次难得的经验,也或许是一份难以忘怀的情感,也有可能是一段伴随终身的美好姻缘。但不变的是华工学子身上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一种无坚不摧的意志。
其实,谁都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但不同的是,华工人能把这份坚毅提升到最大的限度,然后再将其扭成一支矛,将失败和成功之间的那一层薄膜刺出,成为真正成功者。可以说,坚毅与不懈是华工人成功背后的抵梁柱。
春夏的交替,新的血液注入,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华工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新的内容。勤劳和坚毅依旧是华工人最为本质的精神内涵,与此同时又新增了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下,每一个人都在寻求着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作为一个和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的大学,华工人一直关注社会的各种现状,以求得最好的发展,就如现在TCL的总裁李东生先生一样,放眼社会,寻找机遇,努力发展。坚毅和勤劳是发展的保障,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社会是动态的,因此创新的精神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与其它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华工人致力于创新,不断地改造和修正,为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的要求,严格要求自我,寻找着更加科学更加环保的渠道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在的华工人继承了老一辈的华工精神,同时也在发展和发扬着华工新精神。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得华工人的后续动力不断,而每一位华工杰出人士的精神事迹又成为下一代华工人的精神食粮,继而再创华工新时代精神。薪火相传,华工精神蓬勃发展,同时华工人才辈出回报社会他人。今日我为华工骄傲,明天华工为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