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廖一入 (2011本科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5
访问量:
120

         “华工精神”之我见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校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便出自于此。

     所谓“博学”,即广泛的猎取知识,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宽容,才能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慎思、明辨”意为要擅于思考,明辨是非,去粗取精;“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坚持不懈之意,鞭策莘莘学子要学有所用,要把理想付诸实践,并为之努力坚持奋斗。正是这脍炙人口的校训,造就了华南理工大学广为传颂的“华工精神”——

      .追求科学与真理,拒绝诱惑与浮躁。

华南理工大学素来以学风好而美名远扬,这离不开华工学子为追求卓越而努力创造的良好学习氛围。晨光熹微时,你能在多少大学聆听到此起彼伏的晨读声?烈日当空时,你能在多少大学见到背着书包,朝气蓬勃去上课的大学生?在这浮华的年代,你又能见到多少大学生会经常穿着自己的校服穿梭于校园间?可能你会觉得吃惊,大多数大学生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慵懒,考试以六十分为万岁,多一分便是浪费,怎会出现此般欣欣向荣的景象?!是的,华南理工大学就有如此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追求科学,博学慎思;我们追求真理,明辨笃行;我们拒绝诱惑,潜心专研;我们拒绝浮躁,追求卓越。正是这良好的学风及无限的追求,成就了我校的辉煌学术与名校风范,同时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华工人”。

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华工作为崛起于南国的名校,自创校以来,华工人就排除万难,不断闯出新路,使华工成为了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并先后成为“211”及“985”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更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为国家、为珠三角地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在“自强不息”精神的鼓舞下,华工学子不仅有技术,更有思想;不仅有知识,更有理想;不仅有能力,更有信念,一代又一代的华工人为国家及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李东升,创维数码CEO黄宏生,康佳集团前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陈伟荣,他们均为华工78级无线电系毕业的优秀生。当年中国彩电的四大垄断巨头,华工毕业生就占了三个,因此华工78级无线电班被外界誉为神话般的“超级班级”,李东升、黄宏生、陈伟荣三人也被誉为了“华工三剑客”。他们三人经历了各奔东西、三星同辉、同室操戈、再次分野、和好如初的悲喜人生,现在三间公司任然是中国彩电的几大巨头,业务范围已深入到电子、数码、家电等的各个领域。像这样的华工人数不胜数,他们为社会各个方面做出无尽的贡献。

三.艰苦奋斗、勇担重任。

很多新一代的大学生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不知何为艰苦奋斗,无担当,且缺乏责任感。对此,我校秉承孙中山先生于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振兴中华,把“中华振兴,我辈担当”写入校歌中,表明华工将以中华振兴为己任,始终与社会发展同呼吸、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在学校的良好教育及感化下,广大华工学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通过时间来提高自我、丰富人生。大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无私帮助残疾儿童、孤寡老人、车站旅客、困难同学,华工学子的身影就像一朵春天的百合或者一束冬日的暖阳,所到之处无时无刻不温暖着大家的心房。我们比的不是金钱,是才华;我们享受的不是玩乐,是一种经历。我们用于承担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我们敢做敢当,敢于坚持,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宏伟大业,我们愿意为之付出一生,拼搏一世。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华工精神,让我们每个人都将它铭记于心,让它照亮我们的心灵,明确我们的理想,起航吧,梦想!

    

         “华工精神”之我见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校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便出自于此。

     所谓“博学”,即广泛的猎取知识,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宽容,才能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慎思、明辨”意为要擅于思考,明辨是非,去粗取精;“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坚持不懈之意,鞭策莘莘学子要学有所用,要把理想付诸实践,并为之努力坚持奋斗。正是这脍炙人口的校训,造就了华南理工大学广为传颂的“华工精神”——

      .追求科学与真理,拒绝诱惑与浮躁。

华南理工大学素来以学风好而美名远扬,这离不开华工学子为追求卓越而努力创造的良好学习氛围。晨光熹微时,你能在多少大学聆听到此起彼伏的晨读声?烈日当空时,你能在多少大学见到背着书包,朝气蓬勃去上课的大学生?在这浮华的年代,你又能见到多少大学生会经常穿着自己的校服穿梭于校园间?可能你会觉得吃惊,大多数大学生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慵懒,考试以六十分为万岁,多一分便是浪费,怎会出现此般欣欣向荣的景象?!是的,华南理工大学就有如此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追求科学,博学慎思;我们追求真理,明辨笃行;我们拒绝诱惑,潜心专研;我们拒绝浮躁,追求卓越。正是这良好的学风及无限的追求,成就了我校的辉煌学术与名校风范,同时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华工人”。

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华工作为崛起于南国的名校,自创校以来,华工人就排除万难,不断闯出新路,使华工成为了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并先后成为“211”及“985”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更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为国家、为珠三角地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在“自强不息”精神的鼓舞下,华工学子不仅有技术,更有思想;不仅有知识,更有理想;不仅有能力,更有信念,一代又一代的华工人为国家及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李东升,创维数码CEO黄宏生,康佳集团前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陈伟荣,他们均为华工78级无线电系毕业的优秀生。当年中国彩电的四大垄断巨头,华工毕业生就占了三个,因此华工78级无线电班被外界誉为神话般的“超级班级”,李东升、黄宏生、陈伟荣三人也被誉为了“华工三剑客”。他们三人经历了各奔东西、三星同辉、同室操戈、再次分野、和好如初的悲喜人生,现在三间公司任然是中国彩电的几大巨头,业务范围已深入到电子、数码、家电等的各个领域。像这样的华工人数不胜数,他们为社会各个方面做出无尽的贡献。

三.艰苦奋斗、勇担重任。

很多新一代的大学生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不知何为艰苦奋斗,无担当,且缺乏责任感。对此,我校秉承孙中山先生于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振兴中华,把“中华振兴,我辈担当”写入校歌中,表明华工将以中华振兴为己任,始终与社会发展同呼吸、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在学校的良好教育及感化下,广大华工学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通过时间来提高自我、丰富人生。大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无私帮助残疾儿童、孤寡老人、车站旅客、困难同学,华工学子的身影就像一朵春天的百合或者一束冬日的暖阳,所到之处无时无刻不温暖着大家的心房。我们比的不是金钱,是才华;我们享受的不是玩乐,是一种经历。我们用于承担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我们敢做敢当,敢于坚持,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宏伟大业,我们愿意为之付出一生,拼搏一世。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华工精神,让我们每个人都将它铭记于心,让它照亮我们的心灵,明确我们的理想,起航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