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林燕飞(2010研究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5
访问量:
102

华工精神之我见

林燕飞   2010级硕士

2012年是华南理工大学组建60周年,60年风雨砥砺,一甲子引吭高歌。60年来,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广大师生弦歌不辍,续写辉煌,华南理工大学经历了缔造的艰辛、成长的曲折,收获了迈进的喜悦、腾飞的甘甜。在这当中,形成了独特的华工精神。说到“华工精神”,我的心里就浮现出了“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八个字,对的,就是这八个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来粉饰,没有高调的文采来渲染,这就是我们华工人的精神,“丹青难写是精神”,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精神,而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就是一直支撑着我们一代代华工人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内在力量。

在现代大学的社会功能中,文化渗透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引领着学校科学发展,是大学之魂。为何认为这八个字能够代表我们华工人,我心里有我自己的想法。研一时有幸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服务了一年,那时常常会听到进校招聘的企业谈起广东的学生到各行各业工作,我们华工人,虽然不善于言辞,没有中大学生的锋芒毕露,也没有暨大学生的书生情怀,但坚持到最后的往往是我们华工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最耐得住寂寞的也是我们华工人,所以,最后能在一方领土上有所成就的也往往是我们华工人。每到这时,我都会心照不宣地笑笑,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是的!

曾经听一个师兄说过,他刚进企业时,有外地来的新员工知道他是华工的时候,有的总在问他:在广东就中大出名吧?。面对他略带挑衅的提问,他总报以自信的微笑:是的,中大很出名。因为他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  8 l/ E0 T- C& x

当那些新员工慢慢知道,在珠三角地区他们以为有很高门槛的企业里,华工人无处不在,当他们看到华工人的能力以后,他们才知道,他们错了。  

% A$ d3 C* n: ?* K; R* Z2 F其实,华工人之所以为华工人,不是因为他的名气。是因为他们阔大的胸襟,踏实的做事作风,还有企业家的理想。而这些都好像是虚无飘妙的东西。但工作以后,在接触更多的别校学生的时候,我们华工人慢慢觉得了,这些越来越实在。  %0 I4 H  g% o9 c  U$ n% ~' _* O  P: }4 s0 _+ t7 L   

在招聘的季节里,当兄弟院校封锁自己的就业信息的时候,华工还是一如既往地) J; X# k% v+ T" s  h0 r全面开放他的信息渠道,除了官方的就业在线,她还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等公开信道,让外面的学生及时地了解到就业信息。当听说某些学校不准别校的学生进入他们的宣讲会4 f: \4 }. W- v0 |9 G现场的时候,有同学向就业中心的领导反映,领导们说:当一个学校还害怕竞争的时候,已经没6 K( K5 V& j, b) S; n! F有前途了,我们的学生不怕竞争! 

说到华工的知名校友,不能不说到“超级三剑客”,即TCL总裁兼董事长李东生,创维数码CEO黄宏生和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他们都是华工78级无线电系的毕业生,在那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随着改革开放的一声咆哮,他们能够嗅到机遇的第一股气息,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才成就了一番伟业。但个人的成功并非华工人所骄傲的全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知恩图报,就在2010年,李东生还回馈母校,捐赠了母校3000万来支持母校的发展。一日华工人,一生华工情!这就是华工精神的写照。

除非我不干了,我一天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对中集的事业负责。麦伯良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提到华工精神,不得不提的就是麦伯良先生,他是中国集装箱工业的第一代工程师,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后在中集公司工作至今。他从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靠出色的业绩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逐渐走上公司的领导岗位,并于1992年被董事会聘任为公司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由一家曾经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初步具备世界级地位的中国企业。可以说,敢为人先,务实进取是华工人当之无愧的精神内涵。

自强不息,名校风范;追求卓越,学术辉煌;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中华振兴,我辈担当!有这样的华工精神一直支持着一代代华工人勇往直前,使得巍巍学府,卓尔不群;文脉绵亘,薪火相传。我相信,60周年将是华工生生不息的又一个起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