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牛晓燕(2010研究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5
访问量:
84

华工精神之我见

---庆祝母校建校60周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天十分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说出我对母校建校60周年的祝福,并表达我对于母校的由衷的爱。我祝迈入甲子之年的华工能够持续弘扬我校“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继续秉承“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广东精神,早日迈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大门。

“云山苍苍,珠水泱泱。华工吾校,伟人遗芳……”是啊,今日的华工是一代又一代华工人矢志不移、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结果。由最初的华南工学院(1952.11)直到发展到今日这所---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在过去的60年里,华工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累累的硕果,为羊城、为祖国培育了分布在各个工作领域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我身为华工的一份子,深感荣幸与骄傲。

一.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校在建校之初秉承了由孙中山先生所题的中山大学校训的精神和内涵,取其中八字“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校训来充分展现华工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并藉此对全校师生提出共勉和号召。

在风雨兼程的60年中,华工人正是秉承这样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励和鞭策自身,怀着广博的胸怀和旺盛的好奇心,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以中华民族振兴为己任,始终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一份有力的贡献。亚运赛场上,无数华工学子的身影我们不会忘记;全国各大赛场上,华工学子脸上兴奋的表情不会只是偶然……

过去的已经过去,华工人不会只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相反,在未来的无限可能中,华工人必将坚持心中最初的那份执着与梦想,以创新和进取为伍,走向永恒的学术和人生之旅。

二.           学术立校、人才强校

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先后成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广州汽车学院), 拥有一批资历深、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 师资力量十分雄厚---这与学校“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今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学校领导十分注重这一发展战略,并坚持把学术校庆作为今年校庆的重点内容。在今年的38日,学校领导更是邀请了世界著名高等学府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校长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教授莅临我校逸夫科学馆,以“大学及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完成多元化发展使命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题,与近200位师生共同探讨大学与区域发展的话题,由此也拉开了我校在60周年校庆之际举办的“世界名校校长论坛”系列学术校庆活动的序幕。

另外,学校每年会定期举行“学术科技季”、“木棉科技文化节”以及不同学科领域内的学术讲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提起了华工在校生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学术创新的源泉。

.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

作为科教兴国、科教兴粤的重要方面军,作为广东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华工人始终秉承广东精神,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继续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主动为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改革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学校正进一步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最终实现面向社会、依法办学,为提高广东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

       今年,随着十八大的临近,以60年校庆为契机,华工又在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启新的征程,相信华工人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最后,再次祝愿母校60周年校庆取得圆满成功,祝愿韵味深长、活力四射的华工会越来越好,拥有一个美好而辉煌的明天!

                                                        牛 晓 燕

                                                     2012年4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