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工精神之我见】汪晶(2010研究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04-25
访问量:
92

《礼记·中庸》中说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华工精神使华工人六十载风雨兼程,励精图治。

六十年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六十年的时间,可以历练一所学校,我们走过艰辛,走过辉煌,曾经在困境中追求突破,在璀璨中点亮斗志。回顾六十年风雨历程,我们感慨万千。从华南工学院到华南理工大学,从全国文教展现先进单位到全国重点导学,从进入“211工程”大学行列,到获批成为“985工程”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已经称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回眸六十年,卓然不凡。华南理工大学走过了脚踏实地、诲人不倦的六十年,走过了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六十年。六十年来,华工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打造了华工昨日的辉煌;用知识和智慧,挺起了华工今日的脊梁;用博爱和文明,积淀了华工丰厚的底蕴;用豪情和壮志,书写了华工壮丽的篇章。真可谓:耕耘共收获一色,奋斗与成绩齐飞。

弹指六十年,桃李芬芳。每一个心灵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华工是一片智慧的沃土,一座攀登的人梯,一盏不灭的烛灯,一个灿烂的星际。在这一片属于梦想的天空,用阳光和希望,为无数心灵托起飞翔的翅膀。六十年璀璨,聚焦多少远眺的目光;六十年雄视,生长无数奔放的诗行。

风雨六十年,悠悠情愫。我们不会忘记,在华工这块沃土辛勤耕耘过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教室是他的家园,讲台是他的舞台,教科书是他领路的明灯,学生就是他可爱的孩子。新学生来了,他伸出双手欢迎,毕业了,他含泪相送。传道、授业、解惑,小小的教室里,他教会孩子们的不仅是课本的知识,更是做人的深刻道理。他把整个世界溶入孩子们的心灵。从零开始,从此出发,一批批的学生就是在他的培育下,孕育着美丽的七彩人生!他是辛勤的园丁,盼望着鲜花满园,盼望着桃李芬芳。为了学生他废寝忘食,为了学生他鞠躬尽瘁。他把自己燃烧起来,他无怨无悔,他甘心付出!

风雨六十年,悠悠情愫。我们不会忘记,在华工留下青春印迹的每一位校友。冯秉铨,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的生活条件,辞去在哈佛大学的职务,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先后在发展电子振荡理论和无线电广播发射技术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提出的强力振荡器相角补偿法、抑制脉宽调幅发射机残波辐射法,以及用射频削波法解决我国边远地区广播覆盖面积有限和抗干扰能力差问题的方案,均得到肯定与应用。他执教50年,培育人才,成绩卓著。1962年,冯秉铨被国务院任命为华南工学院副院长。尽管教学和管理工作十分繁忙,他仍一直继续进行振荡理论的研究工作,写成了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振荡理论及其应用》。虽然其中部分书稿不幸在紧接着的文化大革命中散失,但文革的冲击从未使他松懈毕生献身于祖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初衷。在教育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一系列贡献、获得国家和人民信任的冯秉铨,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选为1978年科学大会主席团成员、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副主席。他历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广东省物理学会理事长。1962年中国电子学会成立后,他历任该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电路与系统专业学会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还先后任中国声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邓小平等曾先后多次接见冯秉铨。

秦秀白,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广东省外国语学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2003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他长期从事外国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其主要著述多次荣获国家级成果奖,发表论文40余篇,在学术界和英语教育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这位已经70多岁的老人到现在仍然是一进书房就能呆上一整天。秦老师用自身诠释着如何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如何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家,如何活到老,学到老。

正是华工这样一个科学知识的神圣殿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家园培育了这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她是那样致力于文化的传播,学业的精进,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升华;她是那样崇尚奋斗,拒绝平庸,激励学子们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去无所畏惧地进行拼搏;她是那样以清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求真的学风,去熏陶和培育一代又一代渴求知识、渴望成才的莘莘学子们!

华工是一片智慧的沃土,是一片灿烂的的星空。这里记载着学子们求知的历程,绵延着花季少年的期盼;这里留下了跋涉者的足迹,洒下了求知者的汗水;青春在这里闪光,灵感在这里迸发,一颗颗不甘平庸的年轻的心在这里得到奔腾、激荡。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祝福我们的母校继往开来,桃李芬芳!祝愿我们的学子创造精彩,拥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