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读书报告
09科技英语三班蒋珊珊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这是大学最后一个暑假,也是人生最后一个那么长的暑假.在这期间我读了总共七本书,它们是: 《远行》,《菊与刀》,《我也有一个梦想》,《货币战争》,《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宋美龄画传》,《昨日的世界》。读书使人静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我享受着阅读的时间,可以不用去想其他事情,只是静静的阅读,工作以后这样的时间应该会很少了吧。
每一本书都让我的思想发生着变化,让我不断思考,就拿梭罗的《远行》来说吧:
大卫 梭罗是19世纪最有美国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作家,哲学家. 《远行》在西方被誉为最伟大的旅行文学作品之一,共收录了梭罗9篇关于远行的文章,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该书深受爱默生、甘地、马丁•路德•金等人的赞赏。在梭罗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远行》直接启发了《在路上》等旅行文学的创作。梭罗因《瓦尔登湖》蜚声全球,但很少人知道,《远行》比《瓦尔登湖》更能代表梭罗文章与思想的精粹。
梭罗简直是一个天才,他是康科多镇的土地勘测员,有着惊人的勘测能力,而且有着天生的敏锐的判断力,能仅靠肉眼就能非常近似准确地揣测出一个东西的重量,还能不看日历就近似准确地推断出日期,他还是伟大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家,有着智慧的双眼和大脑,善于发现和认识上百种动植物,他还是一名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对生活,生命的意义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和境界。
梭罗崇尚自由与充满野性的自然世界,而不喜欢浮躁与所谓文明的人类社会。他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担忧, 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与愉悦. 为此他进入大自然进行探索, 同时四处远游, 以寻求自然之美和生命之光. 他不喜欢纽约而宁愿回到康科德;他抗税不缴的事情其实很“美国”,这不过是被朋友们破坏了的“公民不服从”的一个小小试验;他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一年收入才25美元,生活很窘迫,但他认为只要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可以了. 他喜欢去选行,喜欢在路上.你永远不知道在路上会带给你怎么样的惊喜.
梭罗在漫长的散步与各种各样的研究中,每天都对于自然界有些新的认识,不过他从未说到动物学或是植物学,因为他对于自然界的事实虽然好学不倦,对于专门科学与文字上的科学并没有好奇心。刚从大学里出来,在这时候他是一个强壮健康的青年,他所有的友伴都在选择他们的职业,或是急于要开始担任某种报酬丰厚的职务,当然他也不免要想到这同一个问题;他这种能够抗拒一切通常的道路,保存他孤独自由的决心,实在是难得的——这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辜负他的家人期望;因为他完全正直,他要自己绝对自主,也要每一个人都绝对自主,所以他的处境只有更艰难。但是梭罗从来没有踌躇。他是一个天生的倡异议者。他不肯为了狭窄的技艺或是职业而放弃他在学问和行动上的大志,他的目标是一种更广博的使命,一种艺术,能使我们好好地生活。如果他蔑视而且公然反抗别人的意见,那只是因为他一心一意要使他的行为与他自己的信仰协调。他从来不懒惰或是任性,他需要钱的时候,情愿做些与他性情相近的体力劳动来赚钱——如造一只小船或是一道篱笆,种植,接技,测量,或是别的短期工作——而不愿长期地受雇。他有吃苦耐劳的习惯,生活上的需要又很少,又精通森林里的知识,算术又非常好,他在世界上任何地域都可以谋生。他可以比别人费较少的功夫来供给他的需要。所以他可以保证有闲暇的时间。
梭罗的远行不仅向世人揭示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哲理,同时也启发我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世界上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生活的方式,毕竟每个人都有不会背不同的生活背景,环境,性格等等因素而影响,世界也正因为这种个体的多样性而丰富和精彩。而梭罗就选择了一种与世无争,平平淡淡的生活,他的生活是淳朴而纯粹的,他对物质生活毫无欲望,要求一点也不高,只要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就可以了,他更高的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他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更好的去看看它和亲近它,而只有当你融入到广阔的大自然时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自然之美和生命之光,他时而登上高峰,时而深入幽谷,他的一生很好的诠释了生活的本质意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应该只是为了生存而耗费自己的光阴去承受现实忍受生活给你带来的责任与压力,而应该看看日出日落,看看这能带给你喜悦与和平的自然世界中美好的一切,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其一生来完成生活带给你的一切责任与苦难,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 忙死累活地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只能不断地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生活得更好的愿望. 很多人其实是有去旅行的想法的,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矛盾着的, 当你有时间的时候,也许因为没钱而无法启程,于是你就拼命工作,努力赚钱,也许有一天你赚到了足够多的钱,但是说不定到那时候,你早已失去了开朗活泼的个性和旅行的冲动了. 耗费了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去挣钱,目的是为了在最不宝贵的时间里安享一点可疑的自由,这让我想到了那个英国人.他为了实现回英国过上诗人般生活的梦想,他首先跑到印度去淘金,而实际上他应该立马搬进破旧的阁楼里才是上策, “什么!“一百万个爱尔兰同胞从大地上每个草屋里发出呼声,“我们修筑的这条铁路,难道不好吗?”梭罗答道,“嗯,比较起来是好的,也就是说,你们很可能搞得更糟,但是,作为你们的兄弟,我更希望你们找到比挖掘泥土更好的事情来度过你们的光阴。”
或许我们无法像梭罗一样,有着说走就走的决心和勇气,因为身不由己,我们的自由被太多外在的因素左右着,当你的内心还被外在的东西牵引着,束缚着的时候,你是无法实现真正的远行的。只有放下心中一切的杂念,才能做到洒脱,才能享受到在路上的美好。也许很多人每年都会去旅游,但旅游和旅行从根本上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旅游只是从一个你熟悉了的地方到另一个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带给你的或许只是一种视觉上,听觉上,心理上的新鲜感,但旅行不是,尤其是一个人的旅行,梭罗说,只有当你具备这三个条件:孤独,自由和安静时,你才真正达到了漫步者的境界.并不是走在路上就算是漫步,就算是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