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年暑期读书报告】——2009本科生党支部曹鲁倩岚
发布时间:2012-09-19
访问量:
105

    假期读了龙应台的《野火集》,感触颇深。读完第一篇时感觉为之一振,待读毕,甚至应该说整个人都有脱胎换骨之感。
    这本书中收集了她在1984年发表在中国时报并在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的二十余篇文章。文笔犀利,针砭时弊,笔锋直戳当时台湾社会中存在的毒瘤,并呼吁广大人民摆脱麻木,摆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摆脱因长期在体制中生活而养成的处世不惊,习以为常的诟病。
我无奈而又不得不承认,事物的发展真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十几年前台湾早已遭遇过的种种问题,如今又像传染病,复制般地出现在大陆的社会中:人们对待某些事件的集体失声与无动于衷,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西方文化的矛盾,体制的限制与人格自由发展的矛盾…像是在人们的耳边猛然撞响尖锐的警钟,龙应台锋利的文笔,如同炽热的火把,出现在原本漆黑一片的夜里。原本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原本习惯于黑暗,习惯对周遭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不假思索的人们,这才发现,自己一直生活的这个世界,最为真实的面目。它是可怖的,可憎的。但龙应台所言极是,环境可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习惯于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而从未想过要去改变它。再怎么不好,它也是我们的家!别人的再怎么好,终归也是别人的。
作为生活在体制中的一份子,我也不得不说,自己在很多方面,就是深受体制的“熏陶”的、按照条条框框教育出来的那一部分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比方说,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对那些矗立在市中心的雕像,那些满目满眼、琳琅满目的标语进行过任何实质性的思考。它们出现的原因、目的,还有,究竟有没有效果?很多行为都早已成了惯性,看事情时也早已成了睁眼瞎,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大概大家普遍怎么做,那就这样了!这不仅是中国现代教育的悲剧,也是我个人的悲剧——拥有一个不会自己提问,自己进行思考的脑子。
龙应台在书中说,所有这一切,并不能完全归咎到政府或社会的身上。人们总是习惯找出一个确切的目标,然后对其发动猛烈的攻击,把所有的罪过都归到一个原因身上,实在找不到,就凭空捏造一个,或干脆找一个替罪羊。这样,大家都高兴,皆大欢喜。过去的社会是中央集权,人们在皇帝的压迫下生活,人们便觉得,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是由于统治者造成的,打倒这个对手,生活一定就会变得很幸福。于是人们有了一致的目标,那就是,打倒官僚,打倒集权统治!于是一大拨人揭竿而起,推翻了中央的统治。如今的人们,政府人大代表都是人们自己选出来的,但为什么日子还是过得不好呢?人们再想像原来那样瞄准一个目标,然后对其大打出手,却发现,自己没有目标了。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落到实处的行动起点,就是我们自己。社会就是由我们这些看似平凡却成千上万的无名小卒构成的。与其发了疯似的四处寻找发泄目标,不如从自己身上开始。虽然过程会有些漫长,但那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只要每个人都这么想,都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总会有解决问题的一天。那些变着法子自我安慰,或自我膨胀的言论,其实只不过是自欺欺人,把遮住真理的蒙眼布换了一条而已。龙应台在这些文章中所作的,就是揭掉附在人们眼上的、已经换了几十次、几百次的破布,然后用手中的火把,点燃长满杂草的荒原,让人们睁开眼,好好看看这世界。
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中的“酱缸”理论一说所散发出的悲观相比,龙应台的文章,虽言语锋利尖刻,却字里行间透出了她对自己家园的关切之心。这表明她还是对台湾充满着希望,哪怕到达胜利还有着漫漫路途。她就如同一名细心的内科医生,在找出病人症结之后,努力对患病的区域进行治疗,希望能够成功切除毒瘤,使社会重入健康之轨道。
是到该醒醒的时候了!

                                                       09级一班 
                                                       曹鲁倩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