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读后感
《乔布斯传》是我今年买的第一本课外书。直到最近需要写读后感,我才又去看了一遍。
说到乔布斯,是在2007年开始慢慢了解的。那时候读高中,中午吃饭的时候抽时间看财经频道,讲的是电子数码相关的内容,其中多次会提到苹果的产品,以及公司的CEO——乔布斯。
去年的十月初,苹果发布了他们公司的第五代iPhone,也就在发布会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在腾讯新闻上看到了乔布斯逝世的噩耗。在我还无法靠自己赚钱买一部iPhone的如今,乔布斯的死的确让我有些许遗憾。了解苹果的人都知道,每一件苹果发布的产品或者系统软件,都饱含乔布斯的心血,也只有乔布斯才让苹果的产品如此完美无缺。
《乔布斯传》封面上那个戴着无框圆镜片眼镜,满脸胡渣分明的乔布斯,当年的意气风发,如今却是瘦骨嶙峋。这都是由于他所患的癌症。本书作者通过乔布斯本人及家人、朋友甚至是竞争对手提供的资料完成了这本书,从各个角度呈现给我们各个时期,各种事件亲历者的叙述及看法,力图还原真实,有赞有骂,可以看到其天才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其不受欢迎的一面,避免一般传记的唱赞歌的形式,力图客观真实。讲述了乔布斯光芒四射而又短暂的一生,并且客观的评价了乔布斯,呈献给读者一个真正的乔布斯。
乔布斯从小被收养,亲生父母因为生父是叙利亚的穆斯林,生母的父亲不同意其生母与生父结婚不得不让他被收养。我想也许这也是促使他对宗教的研究的因素之一吧。也许他一直在想他的外祖父为什么要不容许他的生母嫁给异教徒,即使要付出外孙要被收养的代价也不改变。
从小就表现的桀骜不驯,13岁就十分的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宣布再也不想崇敬上帝,再也不去教堂,但他却花好几年的时间研究并尝试实践佛教禅宗的教义。19岁的他去了印度进行一次精神之旅,呆了7个月,回来后通过各种途径追求精神启蒙,早上和晚上他会冥想及禅修,其余时间去斯坦福大学旁听物理学及工程学的课程。
多年后,他回想起印度之行对他自己的深远影响:
我回到美国后感受到文化冲击,比我去印度时感受到的还要强烈,印度乡间的人与我们不同,我们运用思维,他们运用直觉,他们的直觉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要发达许多,直觉是十分强大的,在我看来比思维更加强大。直觉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西方的思维不是人类先天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它是西方文明的一项伟大成就。而在印度的村子里,人们从未学习过理性思维,他们学习的是其他东西,在某些方面与理性思维同样有价值,那就是直觉和经验智慧的力量。
在印度村庄呆了七个月后再回到美国,我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疯狂以及理性思维的局限,如果你坐下来静静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灵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静下来,那情况只会更糟,但是时间久了总会平静下来,心灵就会有空间让你聆听更加微妙的东西---这时候你的直觉就开始发展,你看事情会更加透彻,也更加能感受现实环境,你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你的视觉会极大的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种修行,你必须不断练习。
纵观全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乔布斯的性格以及他评价事物的方式。他的性格中对简约和完美近乎偏执的追求成就了他,他的住宅由于他的挑剔而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配齐家具;他标志性的黑色高领毛衣是三宅一生为其特别定做的;他信奉“少就是多”的理念,所以iPod简单的甚至没有设计开关键,只有他才能设计出独一无二的iPhone。他对事物评价就像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一样,只有“0”和“1”,一个人不是天才就是白痴,一个产品不是极品就是垃圾,这也使得他参与所有产品,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文化产业,生产的无一不是精品。他的房子从来是朴实低调,摆设简单,出行不会浩浩荡荡的随行人员,也没有个人助理,从未雇佣过保镖,买下一辆豪华汽车,但从来自己开。喜欢那些设计优雅,工艺精湛的物品。他不容许对利润的追求凌驾于他对制造伟大产品的狂热之上。
纵然伟人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人类还是能够继续享受苹果的产品给我们带来的非凡体验,据悉乔布斯在生前已经为苹果公司制定了未来5年的发展道路。新一代的iPhone,新一代的iPad以及今年苹果公司首推的Apple TV也会在今年与世人见面。当然时尚优质的产品以及便捷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只是乔布斯带给我们最表面的财富。因为天才的乔布斯,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的遗产,不仅仅是APPLE,他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更加的可贵。
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脑海中对一些词的印象特别深,我觉得这些就是对乔布斯的真实写照,此处我列举几个。
1.现实扭曲力场,看完整本书,这个词在我脑中挥之不去。这种强大到逆天的能力可以说是乔布斯改变世界的一个重要武器,力场一开,黑的就变成白的,假的变成真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2.哭,乔布斯很爱哭,非常爱哭,她可能为了跟别人争工牌号哭一哭,为了别人指出他的错误哭一哭,为了改变别人的习惯哭一哭,为了别人不听他的话哭一哭,但我倒是觉得,就因为乔布斯爱哭,这人倒蛮可爱的。
3.完美主义强迫症。为了一个细节问题,就可以把团队辛苦了一年的东西推倒重来。感觉有一点不满意,大喊一声,这是狗屎,一个工作人员辛苦两个月的成果就付之东流了。为了产品的优雅,现实扭曲力场全开,要求别人做感觉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更神奇的是,别人真的做到了。乔布斯对一切一切都有完美主义强迫症,常年吃素,生命晚期还在挑食(不过也有可能是真吃不下~),不论是家里装修,公司布置,产品设计,车,飞机,游艇,员工性格,不被他收拾一遍他不会满意的。
4.创新?复制?都说苹果公司是一家伟大的创新公司,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谎言!苹果公司的核心产品没有一个是原创的。操作系统是模仿施乐的,然后又被微软山寨去了,教主痛骂了比尔大门几十年,这不是贼喊捉贼嘛。Ipod不就是一大容量的MP3,出这玩意的时候国内山寨的mp3都快50一个了。但是这也许就是苹果牛逼的地方,他们会把一个半成熟的产品或者理念加以整合和完善,配上极度良好的用户体验,在看似已经成熟的市场再杀出一条血路,再通过现实扭曲立场完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可是也有一家国内的公司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QQ”。这个也很奇怪,为什么乔布斯的公司让人感觉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而腾讯让人感觉除了抄袭还是抄袭
5.品位。书里边写有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互相评价。比尔说乔不懂技术,乔布斯说盖茨没有品位。乔布斯一直标榜着自己的产品是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而比尔盖茨表达过自己希望有教主的品位,我觉得比尔盖茨羡慕嫉妒恨了。也许品位真的就是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产品是伟大还是狗屎的分界线。在看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也许人们真心觉得这个产品想说点什么。苹果的东西说的是用上我,你就代表品位。而QQ说的是我这么好用,你脑残一下也无所谓,还有顺便把你的钱交出来……
6.简约。乔布斯乔信禅,禅喜欢简单。乔布斯受包豪斯广告影响很深。他深信如果一个产品不够简约那这玩意就是狗屎。但是我也觉得苹果为了一种简约放弃了太多。有的时候你想要这个功能,但是你就能听见苹果的产品在说话——其实你真的不需要……
7.现实扭曲力场是怎么炼成的。乔布斯年轻的时候就不安分,他吃斋,其大脑回路跟正常人完全不一样,他常常对自己被遗弃过于敏感,可是也喜欢遗弃别人,乔布斯当年是个嬉皮士,他年轻的时候喜欢嗑药而且并不后悔,乔布斯喜欢坐禅,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除了天才就是白痴。也许只有美国文化才能容忍这种天才吧,尽管乔布斯身边的美国人也常常表示忍无可忍。
8.开关。全书的最后一段,乔布斯谈到“死”,他说,“但是在另一方面,也许就像个开关一样,啪!然后你就没了” 乔布斯停了下来,淡然下来“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喜欢给苹果产品加上开关吧。”看了所有的苹果产品确实没有一个有开关,这句话一直在脑子里回响……
世上能有几个乔布斯,我们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乔布斯传让我真实的了解了他,近距离的与一位名人单向沟通,让我了解到一位商人对开发完美产品的不倦追求,我对其精神倾倒不已!
吴家立
2010级英语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