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年暑期读书报告】——2010本科生党支部温暖
发布时间:2012-09-19
访问量:
73

外柔内刚,做个坚强的女子
                                ——读《林徽因传》有感
素闻林徽因是一代传奇女子,她与徐志摩、梁思成及金岳霖的不解之缘更是为世人所传诵。我是抱着好奇心来看这女子的,好奇着是怎么一个女子能让世人如此倾慕,流芳各处。
林徽因系出名门,从小便熟读各类古书和诗歌,早已在书香中培养出一股蕙质兰心的气质。从前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林徽因却是满腹经纶,有着另一番的美态。且不说林徽因的天资外貌,就是她那身子的书香文采便胜过一切的胭脂粉墨,让人一见难忘。有句话说得好“美貌可以让男人停下,智慧可以让男人留下“,正是林徽因的才德兼备让她的一生备受怜爱。
林徽因在家中备受父亲的宠爱,有幸随父亲到英国游历学习。而她正是在那儿遇见了让她一生牵挂的男子——徐志摩。当年的林徽因16岁,徐志摩27岁,二人初次见面便一见钟情。你说是缘也可,是孽也罢,皆因当时的徐志摩已有家室。可是徐志摩的妻子远在祖国且夫妻二人的婚事是家中长辈操办,毫无真正爱情可言,对于富有诗意的多情才子徐志摩来说,林徽因正像是个书中的颜如玉般清丽脱俗,而她的满腹诗书更是深深吸引着徐志摩。二人一拍即合,在英国的康桥有着无数浪漫的时光。两人一同读书、写诗、游历、讨论书籍,正是一番琴瑟和鸣之景。是徐志摩打开了林徽因这16岁少女的芳心,也正是那徐志摩的才华横溢和百般呵护让林徽因为之倾慕不已。再说,徐志摩是林徽因的初恋情人,徐志摩是种在了她的心里了。
但是,林徽因终究明白,她和徐志摩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徐志摩是有家室的人,她断不能为了自己的爱情而毁了别人的家庭,同时她也不得不顾自己和家人的名声。这位看似柔弱的少女虽爱得很深,却也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也没受爱情的影响而变得任性放纵。她终究是选择了挥剑斩情丝,让自己的情埋在心里。离开之际,她并没有与徐志摩作最后的道别便离去了,她不愿再多看他一眼,或许,她并不是不愿意,而是她害怕见着了自己便又心软了。又或者是,见或不见,结果都一样,见了,只是徒添了伤感而已。
林徽因看似柔弱,却是内在刚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她内心清楚,也能坚守原则,不逾越界限半步。有人说,林徽因胆怯,没有勇气拥有爱情,爱得太懦弱。与后来和徐志摩爱得轰烈的陆小曼比起来,林徽因没有勇气追求幸福,只求生活安定。但是,在我看来,林徽因不是软弱,只是她很清楚自己心中所追求的。她并不是不爱徐志摩,而是爱不得,爱不起。因为爱徐志摩的代价太大了,而她只是希望一生安定,虽稍有涟漪,却也不喜波澜壮阔。既然清楚自己心中所要的,她便只能视徐志摩为今生知己了。
而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感情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也有人说林徽因就像林黛玉,有着我见犹怜的外表并且饱读诗书。但是,我觉得他们俩有很大的区别。与林黛玉相比,林徽因比较大气也更有勇气。她勇于为自己做决定,并且坚持自己的决定,从不向命运低头。林黛玉爱得很深,也怨得很深。她深陷爱情中,而且不能自拔。也许是环境的关系,她没有其他的选择,她的性格和身份让她对爱情如此执着,她在爱情中才找到归属。反观林徽因,她没有让爱情占有她的所有,她仍有自己的追求,她的快乐不仅源于爱情,还有她钟爱的事业。并不是说爱情对她不重要,只是爱情不是最重要。
我佩服林徽因的才情,更佩服她的理性和智慧。作为一个女人,仅有美貌是不够的。因为人终会有老去的那一天,外貌只是皮囊,若无内心的美丽,人不仅外表憔悴,心也是会老去的。所以我一直非常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才德兼备的女子,拥有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并为之而奋斗,做出一番成绩,这不是对旁人的炫耀而是体现自己的价值。因为一个女人的价值不仅仅是在家相夫教子,还有的就是体现自己的价值。林徽因在病情严重之际仍然心系自己热爱的建筑事业,为之做出许多贡献。这是我所深深佩服的。同时,她在深爱徐志摩之时能果断的抽身而去,能坚决地斩断情丝更是让我钦佩。因为眼看所爱的人为自己而流泪,眼看两情相悦却不能同携白首,是多么的痛啊。可林徽因却是有那样的心胸和坚定,让自己不为情所困,仍能似白莲一般静静地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看完《林徽因传》,我能感受到它带给我的力量和支持。作为一个女孩子,我也渴望爱情,我渴望爱人,也渴望被爱。但是,我知道,爱情不是我的全部。如果我的喜悲只随我的另一半的喜悲而改变,那么我就太失败了。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事业女性,同时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很多人都说,这样不大可能,许多女强人都是以放弃家庭为代价才能获得成功的。我明白要鱼与熊掌都兼得是有困难的,但是不代表不可能。Sheryl Sanberg,她是面谱(facebook)的运营总监,是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五的女性,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例子告诉我事业与家庭是可以并存的,关键是你自己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还有就是你的另一半是否愿意尊重你的理想,让你去展翅高飞,帮你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
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我也曾在爱情与学业间作过选择。我有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我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只抽少部分时间与我的男朋友相处。这时候,由于我和男友在爱情观上的不合,我们最终还是分开了。他认为趁年轻就该好好冒险,做些“傻事“,才不辜负青春年华。但是,在我看来,不断的学习与进步才是我的追求。并不是说哪个比较好,或者哪个是正确的,只是大家是否能接受对方的方式。林徽因无办法接受抛开一切和徐志摩相恋,而选择了和梁思成相守一辈子,为共同热爱的建筑事业贡献力量。对于林徽因来说,她选择梁思成,她是得到了爱,也得到了理想。她得到了她最想要的。
种种的事例让我明白,无论是自己的事业还是自己今后相守一辈子的另一半,我们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而在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或伴侣之前,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自己才最清楚,不是旁人可以帮我们决定的。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否则,我们做得是随命运漂流,而非掌握命运。凡事都不可以过分依赖别人,我们要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自己的事业。正如爱情,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依赖爱情。
爱情,并不是我们生活的所有。尽管爱很重要,我们却不能倾尽所有只为情。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世上不仅仅只有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家人和朋友。虽说我们可以抛弃一切,但是可曾有想过旁人的感受。来到这个世上,不能只顾自己感受,因为我们除了对他们有爱,更有责任。不能因为自己所爱而伤了其他人的心,这样的爱太自私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祝福,也是爱。但这种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正是因为爱,我们才应该去成全对方,让自己所爱得到快乐才是爱。而现在的我,更多的是要思考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并且在不断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找到一位支持我实现梦想,希望我快乐的另一半。
                                                                                                 2010英语(1)班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