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你而不同
2010级科技英语3班 杜志婷
“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当我细细品读这句话的时候,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开朗。大概很多人跟我一样一直不断的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这是父母给予。我们没有选择出生的家庭环境,这是命中注定的。我们能选择的只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属于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有的人庸庸碌碌混了大半辈子,到了生命的尽头也无法领悟生命的真谛。有的人浑浑噩噩迷糊了一生,最终也是这么昏昏沉沉的告别人间。我想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一个有意义的一生,复制别人的眼中的有意义这样的自己的人生就会有意义吗?我看未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非凡人生。李开复先生在他的自传中《世界因你而不同》阐述了他的意义人生。
这个世界级的传奇人物,以其聪明过人的天赋,良好的家庭熏陶,别具一格探索新奇的个性,加之后天的勤奋和努力,演绎了一场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他总是能理智的分析自己内心需求,很大胆并且适时地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超越平常人的思维方式,对新事物,新领域,总是充满挑战和激情。
李开复,将自己经过岁月沉淀的宝贵职场经验和对人生的感悟,通过自传的形式授受给后人,希望能带给更多人的启示,按照自己成长的道路,将他如何从一个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世界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通过读李开复的自传,好像跟随他经历一个人生,一个不断跟随自己的心愿去探索的人生,一个勇于冒险和创新的人生,正如他说的“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
下面是我对阅读此书的一些心得:
“当你听从了内心的声音,你就会全力以赴地为那个声音努力,拼搏,直到到达彼岸。”
不得不说李开复先生是一个有勇气有远见的人,这在他一开始的人生里便显现出来,而且这句话贯穿了他人生的每个转折点。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大胆的提出上小学的想法,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的时候受到家人的影响离开台湾前往美国学子。他以他对知识的渴望对数学的热爱,做出了令同龄人羡慕的成绩。不错,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很羡慕李开复总是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他鼓起勇气从政治科学专业转到计算机科学专业,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对计算机的热爱与天分,以及计算机给他带来的成就感;他下定决心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转而进入苹果公司,那是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他更想做的是研发出一种产品,能够影响大家的生活,给大家带来便捷,他的生活如此成功就愿与他对自己清楚的认知,他了解自己,清楚自己要什么,那心底强大的力量便源自于他对他内心的呼声的尊重。现在的我们大部分似乎都是过着填压式的生活。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好像是千年不变的老规矩。这样生活让我们埋没了对内心的渴望,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初儿时的梦想是一名科学家?有多少人在现实的残酷拷打下,还坚持当初那一份梦想?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当一个微小的火种慢慢地在心里闪烁,最终蔓延成为燃烧的火焰;当一个并不清晰的潜意识渐渐地野蛮生长,成为了明确的意志;这就是作出改变的时候了。虽然每一次放弃,都有争议,都有挣扎,都有留恋。但是最终通过理性走向平静,每一次放弃与选择,都是“舍”与“得”的对应。但人们只有倾听内心的声音,真正做到“舍弃”,才可能让自己全力以赴,到达心中的下一个“理想国”。
“所谓成功,并不意味着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职位,而是取决于内心的一种状态。一个快乐的人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最富有的人”。渴望成功的人似乎都有一个共性便是乐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并非人人都有领悟其中的精髓。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挑战,在面对前老板的诉讼,李开复先生始终都是乐观的。这样的乐观让他保持了一个清醒的头脑来对面一切风暴,从而迎接一个新的开始。乐观的面对并接受所有的困境和低谷,在他遭遇官司以后的感慨中这样写道:“这段日子让我感慨万千,我既体会到人情的凉薄,同时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对于一些伤害我也将其当作人生一种宝贵的历练,因为,每一种创痛,其实都会带来一种成熟。”只有内心足够的强大才能拥有这样的胸襟,当然这样的情怀也非一日便能练就。这是在经历了人生坎坷后,对于人生的一种沉淀,一种感悟。知足者常乐。人这一辈子时间短暂,你不能什么都拥有,什么都尝试,但是如果你有一颗知足的心,对于这个世界一定会又不一样的感触。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支持你”。这是李开复博士的导师瑞迪教授在和李开复在同一学术上产生分歧时对他讲的话。正是这种科学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使得许多新的思维能够生存下来并成为真理。扪心自问,当层次比我更低,经验比我更少的新人向我提出质疑时,我是否会真心的去支持他的反对呢?我想,这真的是太难了。我不敢保证在读了李开复自传之后就能够做到像瑞迪教授那样的胸襟,但至少从现在起,我会有这样的意识——真诚的接纳不同的观点。当有初级阶段员工对你的观点提出质疑,同时阐明他的想法时,不要粗暴的反对,而应该去鼓励他、支持他,因为到最后可能他的观点才是真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言论自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支持别人的想法,而不是当这些幼小的萌芽刚刚开始孕育的时候,我们便将他们扼杀于摇篮之中,这样的刽子手的罪名我们都担当不起。尝试去倾听别人的声音,这种尝试并不是让你一耳进一耳出,而是要把这种声音尝试的听到心里去。反对你的人的未必都是错的,不要一直都拥有一种霸权的想法想要去侵占的别人的思想领地。这样的做法与强盗无异。这是个文明的世界,在这样的文明的世界里,我们不要当一个野蛮人,我们应该用自己文明的行为让这个世界更加的文明美好。
最后他那如胎儿脐带般割舍不断的“中国之恋”深深打动了我。李开复先生在大学时代作为年轻语音学专家来到中国,看到当时那么多同样有才华的青年困于落后的现实,他的中国之恋就开始在心中播种。于是在微软出现要在中国建研究院的机会时他牢牢抓住,并为之全力以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在GOOLE飞黄腾达时,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回到祖国创建“创新工场”,最终使中国之恋结出了完美的硕果。
名人的自传教会我们更多的不是类似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了一段深刻的故事,用他的经验使我们少走些弯路,给我们勇气,勾起我们内心奋斗的火焰。我们也要学会静下心来看自己,究竟什么是我想要的,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世界也会因我们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