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年暑期读书报告】——2010本科生党支部伍敏欢
发布时间:2012-09-19
访问量:
104

从幽灵到社会最高理想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外国语学院  2010级科技英语三班   伍敏欢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正文的第一句,一句如此精辟巧妙,言简意赅的足以刺穿所有其他阶级的强有力的话语。幽灵的无处不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就狠狠地预示了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所有阶级的失败与灭亡,取而代之的毫无疑问就是无产阶级所崇尚和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
 这是一份宣言,更是一份宣战书,一份为未来社会规划的最宏伟的蓝图。或者说,它以真理的形式存在,无可撼动的为最高理想而诞生。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共产党宣言》,这份宣言,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从几个方面详细客观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产阶级灭亡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终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它作为一场浩浩荡荡革命的号召和理论指导,以其进步性和号召性,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对中国社会以及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共产党宣言》全文分为四章: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四章完整、系统、严密、循序渐进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在真正深究《共产党宣言》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哪些是《共产党宣言》所一直坚持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在1883年和1888年曾先后在《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和英文版序言中指出,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也就是说,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暴力革命来建立新的社会阶级秩序。
共产党曾经被视为的幽灵,游荡于欧洲大陆之上,然而,《共产党宣言》却吹起了国际共产主义的战斗号角,并以其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资产阶级为之颤抖,捍卫了共产党的幽灵神话。直至今天,共产党所追求的恰恰是我们人类社会所向往的最高理想。
初读《共产党宣言》,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以下两点:一:《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物质的运动规律说明,社会必然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也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封建主义末期,随着新大陆的开发,市场的扩大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进生产工具,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快发展,而封建所有制生产关系逐渐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就是周期性重复的商业危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并且已经被这种生产关系所阻碍,生产力的继续发展要求必须有更先进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就是共产主义生产关系。
第二,《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提倡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斗争,并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说,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而《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们开始组成反对资产者同盟,只要有了联合,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以量变促成质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详细介绍过剩余价值理论,《共产党宣言》中也指出,资本家手中掌握着生产资料,他们只把工人当做工具,对工人创造的价值,只留基本的生活费,其它的剩余价值却由资本家占有,并且资本家还不断延长劳动时间,以便于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更加压迫了无产者。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虽然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但它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而只是用新的阶级和压迫条件代替了旧的,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主要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专政将会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共产主义运动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如是,世界也必将一样。
在黑暗的中国,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能肩负如此重任的唯有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面貌也焕然一新。28年艰苦奋斗玉汝于成,28年真理之火熊熊燃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
1949年,在古老的国度里诞生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回望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这100年的时间里,共产主义这个幽灵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里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
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对16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9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与时俱进,勇立潮头——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成为中国历经风雨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是《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两句,又一次,为幽灵在世界的蔓延做了最坚实和最强有力的战斗宣言,也同时为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神圣的理想写下了无可逆转的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