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2012年暑期读书报告】——2010本科生党支部黄成林
《世界因你不同》读书笔记
10英语1班 黄成林
早在2010年高考后的暑假,我就特地去了书店买了这本当时很受欢迎的书《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那时的我也是对李开复的成长经历、职场生涯、人生感悟十分感兴趣,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李开复对大学生活的描写以及给大学生的建议,更是勾起了我对接下来大学生活的强烈期待。然而,人生中很多道理只有切身经历过,才能深刻体悟。如今,已经经历两年大学生活的我,走到了象牙塔生涯的中程。这个暑假我重新从家里的书柜拿出了这本书来读,感觉这次真正地读懂了书中的很多内容与人生箴言。我坚信,前方会是转角,会有希望。
相信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和职场人士对李开复并不陌生。他祖籍四川,61年生于台湾,11岁留学美国,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他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不特定语者连续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发明。他开发的“奥塞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了人类世界冠军。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曾先后在苹果,SGI,微软,谷歌等公司担任要职。09年创立创新工场,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看到李开复的背景,很多人都会对这位精英人士赞叹不已。然而,一个人不可能简简单单就能成功。开复老师今天的成功确实是由书中最后总结的五点构成的,即:良好的教育背景、辉煌的职场经历、坚毅理性的精神、追随理想、内心的一种从容平静的快乐。这五个方构成了他成功的核心要素。
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感悟最深的是如何看待和把握教育、人生选择和心态。
李开复的人生历程比起其他人来说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因为他很幸运地从初中起就接受了美式教育。正因为美式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才使得像李开复这样的小留学生不断成长。反观目前的中国教育,却弊端重重。中国社会历来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在一元化的视角下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的99%的人都无法跻身成功者的行列。现在很多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活得都不够快乐,原因就在于此。这种给人贴标签、分类别,给成功评等级、定指标的做法在国内教育界几乎根深蒂固。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习惯于将孩子简单地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种类型。美国教育界的思维方式恰恰以此相反。有一次,一位中国家长问美国某大学校长:“你们学校有多少好学生,多少差学生?”校长诚恳地说:“我们这里没有差学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事事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得帮助,养成了被动的习惯,因此许多人养成了不善于主动规划自己的成长道路,不知道如何积极地寻找资源,使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迈上更高的台阶。中国教育注重结果,而美式教育关注过程。在过程中获得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会帮助你在其它领域实现突破。中美教育理念的不同会导致教育成果差距悬殊。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支持你”。这是李开复的博士导师在和李开复产生分歧时对他说的话。这不仅震撼了李开复,也让我很不可思议,甚至有点不可想象。试想一下我们会花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支持自己的反对者么?但是,这样的事情却在美国发生了,发生在李开复身上。正是这样的对于科学的尊重,使得许多创新能够生存下来成为真理。
在看李开复的背景资料时,我们知道他有许多人生经历。而这些人生经历的背后在我们看来却是一次次艰难的选择。李开复放弃了世界一流的公司,放弃了丰厚,相对稳定的薪水,最终选择在中国创业,为的是父亲的愿望,心中的梦想!他相信,只有追随我心的选择,才能激发起身体里最大的潜能。11年在中国的工作经历,以及父亲对他的影响,使他对中国充满了难以表述的感情。他相信,中国青年的未来,正是中国人未来的希望,他希望能和他们一起,把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建立团队,孕育文化,提升领导力。让创新工场提供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有资金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他愿意充当一个创业教练的角色,站在他们的身边,告诉他们他曾犯的错误,让他们能飞过时间的海洋,找到到达成功的捷径。李开复相信,当自己已经完成了很多梦想之后,更大的愿望就是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这将比个人的成功更具有意义,也可以将个人的力量尽可能地放至最大。
自传序言部分的话真是深刻契合了李开复的人生选择:价值不是你拥有了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现今社会的大部分人,都把财富的数字当做追求的终极目标。想的是越来越大的房子,越来越豪华的车子。然而,回报社会,帮助别人,造福子孙后代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的所在!
虽然在外人看来,李开复一直笼罩着光环,但他也遭受过人生的低谷。比如当年和微软打官司的经历。然而,他一直是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并接受所有的困境和低谷,在他遭遇官司以后的感慨中这样写道:这段日子让我感慨万千,我既体会到人情的凉薄,同时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对于一些伤害我也将其当作人生一种宝贵的历练,因为,每一种创痛,其实都会带来一种成熟。
“要用你的梦想和理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因缘会给你一切你所应得的。”是的,我一直觉得好状态决定好心情,好心情决定好运气!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只要你勇敢,乐观地去面对,看到好的一面,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不管是多大的困难,多深的伤痛,都会过去,明天会有新的太阳,依旧会美丽,灿烂!
他不仅自己保持好的心态,同时也经常制定并与员工分享美好愿景: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可以让整个团队保持激昂的斗志和坚定的方向。还记得今年暑假我在雅居乐夏令营时,我们小组每天早上都要设定意愿,每天晚上要分享收获、快乐和感动。每天的意愿就像潜意识一样在调动着我们的积极性,而关于收获、快乐与感动的分享则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生活、不断成长。好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循规蹈矩,而是自信追求,实现价值,即使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冒险。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追随我心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可能会后悔终生。李开复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摄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李开复老师是中国大学生的好朋友。这些年来,他写过许多给中国大学生的公开信,给了我们大学生许多人生鼓励与指导。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更清晰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并不断努力着。在大学的前两年里,我一直在忙碌着,尝试经历和追求很多东西。然而,对于自己的目标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经常是忙碌而凌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太多的追逐也让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影响。站在大学生活的中点,回眸一望,才明白了什么应该把握,什么应该舍弃。大三,对于我来说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我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并有了清晰的行动方向。
世界不会因为我而改变,但因为有我而不同,成功并没有绝对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Make a difference,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
10英语1班 黄成林
早在2010年高考后的暑假,我就特地去了书店买了这本当时很受欢迎的书《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那时的我也是对李开复的成长经历、职场生涯、人生感悟十分感兴趣,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李开复对大学生活的描写以及给大学生的建议,更是勾起了我对接下来大学生活的强烈期待。然而,人生中很多道理只有切身经历过,才能深刻体悟。如今,已经经历两年大学生活的我,走到了象牙塔生涯的中程。这个暑假我重新从家里的书柜拿出了这本书来读,感觉这次真正地读懂了书中的很多内容与人生箴言。我坚信,前方会是转角,会有希望。
相信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和职场人士对李开复并不陌生。他祖籍四川,61年生于台湾,11岁留学美国,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他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不特定语者连续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发明。他开发的“奥塞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了人类世界冠军。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曾先后在苹果,SGI,微软,谷歌等公司担任要职。09年创立创新工场,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看到李开复的背景,很多人都会对这位精英人士赞叹不已。然而,一个人不可能简简单单就能成功。开复老师今天的成功确实是由书中最后总结的五点构成的,即:良好的教育背景、辉煌的职场经历、坚毅理性的精神、追随理想、内心的一种从容平静的快乐。这五个方构成了他成功的核心要素。
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感悟最深的是如何看待和把握教育、人生选择和心态。
李开复的人生历程比起其他人来说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因为他很幸运地从初中起就接受了美式教育。正因为美式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才使得像李开复这样的小留学生不断成长。反观目前的中国教育,却弊端重重。中国社会历来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在一元化的视角下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的99%的人都无法跻身成功者的行列。现在很多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活得都不够快乐,原因就在于此。这种给人贴标签、分类别,给成功评等级、定指标的做法在国内教育界几乎根深蒂固。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习惯于将孩子简单地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种类型。美国教育界的思维方式恰恰以此相反。有一次,一位中国家长问美国某大学校长:“你们学校有多少好学生,多少差学生?”校长诚恳地说:“我们这里没有差学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事事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得帮助,养成了被动的习惯,因此许多人养成了不善于主动规划自己的成长道路,不知道如何积极地寻找资源,使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迈上更高的台阶。中国教育注重结果,而美式教育关注过程。在过程中获得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会帮助你在其它领域实现突破。中美教育理念的不同会导致教育成果差距悬殊。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支持你”。这是李开复的博士导师在和李开复产生分歧时对他说的话。这不仅震撼了李开复,也让我很不可思议,甚至有点不可想象。试想一下我们会花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支持自己的反对者么?但是,这样的事情却在美国发生了,发生在李开复身上。正是这样的对于科学的尊重,使得许多创新能够生存下来成为真理。
在看李开复的背景资料时,我们知道他有许多人生经历。而这些人生经历的背后在我们看来却是一次次艰难的选择。李开复放弃了世界一流的公司,放弃了丰厚,相对稳定的薪水,最终选择在中国创业,为的是父亲的愿望,心中的梦想!他相信,只有追随我心的选择,才能激发起身体里最大的潜能。11年在中国的工作经历,以及父亲对他的影响,使他对中国充满了难以表述的感情。他相信,中国青年的未来,正是中国人未来的希望,他希望能和他们一起,把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建立团队,孕育文化,提升领导力。让创新工场提供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有资金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他愿意充当一个创业教练的角色,站在他们的身边,告诉他们他曾犯的错误,让他们能飞过时间的海洋,找到到达成功的捷径。李开复相信,当自己已经完成了很多梦想之后,更大的愿望就是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这将比个人的成功更具有意义,也可以将个人的力量尽可能地放至最大。
自传序言部分的话真是深刻契合了李开复的人生选择:价值不是你拥有了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现今社会的大部分人,都把财富的数字当做追求的终极目标。想的是越来越大的房子,越来越豪华的车子。然而,回报社会,帮助别人,造福子孙后代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的所在!
虽然在外人看来,李开复一直笼罩着光环,但他也遭受过人生的低谷。比如当年和微软打官司的经历。然而,他一直是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并接受所有的困境和低谷,在他遭遇官司以后的感慨中这样写道:这段日子让我感慨万千,我既体会到人情的凉薄,同时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对于一些伤害我也将其当作人生一种宝贵的历练,因为,每一种创痛,其实都会带来一种成熟。
“要用你的梦想和理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因缘会给你一切你所应得的。”是的,我一直觉得好状态决定好心情,好心情决定好运气!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只要你勇敢,乐观地去面对,看到好的一面,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不管是多大的困难,多深的伤痛,都会过去,明天会有新的太阳,依旧会美丽,灿烂!
他不仅自己保持好的心态,同时也经常制定并与员工分享美好愿景: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可以让整个团队保持激昂的斗志和坚定的方向。还记得今年暑假我在雅居乐夏令营时,我们小组每天早上都要设定意愿,每天晚上要分享收获、快乐和感动。每天的意愿就像潜意识一样在调动着我们的积极性,而关于收获、快乐与感动的分享则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生活、不断成长。好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循规蹈矩,而是自信追求,实现价值,即使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冒险。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追随我心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可能会后悔终生。李开复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摄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李开复老师是中国大学生的好朋友。这些年来,他写过许多给中国大学生的公开信,给了我们大学生许多人生鼓励与指导。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更清晰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并不断努力着。在大学的前两年里,我一直在忙碌着,尝试经历和追求很多东西。然而,对于自己的目标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经常是忙碌而凌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太多的追逐也让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影响。站在大学生活的中点,回眸一望,才明白了什么应该把握,什么应该舍弃。大三,对于我来说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我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并有了清晰的行动方向。
世界不会因为我而改变,但因为有我而不同,成功并没有绝对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Make a difference,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