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年暑期读书报告】——2010本科生党支部彭菲
发布时间:2012-09-19
访问量:
120


乔布斯带给我的对于我人生的启发
                                    10级科英2班  彭菲
有这么一个关于三个苹果救世界的故事,第一个苹果是由夏娃在好奇心和逆反心态的驱动下摘下的,那一刻开始,人类的起源,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个苹果也因此被符号化,象征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叛离固定模式的努力;第二个苹果则击中了人类最具智慧的头颅——牛顿,他因此发现的万有引力,在人类探索世界的道路上留下了漂亮的一笔。第三个,就是乔布斯的苹果。这个被称为完美主义者和偏执狂的人,给人们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感知世界,让一种产品成为一个宗教,一种信仰,一部分人类开始思考新世界的可能性,可大部分人类却从此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接受。究竟是什么让乔布斯成为一种传奇一种信仰?今年暑假,抱着对这个能把两份CEO工作做的很好的标准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者,这个被父母遗弃的私生子,这个只能忍受六个月大学生活就退学的叛逆者,这个曾经吸食大麻的“瘾君子”的敬佩与好奇,我翻阅了与他有关的相关书籍,感慨颇多,深深领悟到“不创新就等于死亡”的魅力。
小时候的我们,就像十万个为什么,总是跟在爸爸妈妈后面一个接一个地问着为什么,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我们,却有着足够的好奇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那时候看世界很简单,简单到能看到大人不注意的地方,想到大人不会想的方面,从而另辟蹊径,且管这叫做创新。随着成长,思维模式反而被渐渐固定化,人也慢慢变得偷懒,总想坐享其成,于是思考的人越来越少,接受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管思考的人叫天才,叫传奇,叫神话,以我们没有那么聪明为借口,心安理得地等着天才们为我们改变世界。就像现在,大家都在等待,乔布斯之后谁来为我们带来奇迹。这样的社会发展起来无疑是缓慢的,似乎大家都在替别人考虑着未来,是别人中的哪一个能脱颖而出,为什么不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我。在努力之前,往往有一批人先否定了自己。不是上天放弃了你,是你自己选择了放弃机会。乔布斯他是不同的,高中时期的他,依旧会叛逆,会恶作剧。素食主义与佛教禅宗,冥想与灵性,迷幻药与摇滚乐——那个时代寻求自我启迪的校园文化中,这几样标志性的行为,被乔布斯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集于一身。但他的恶作剧却不是小打小闹这么简单,从毕业典礼上用绳子和滑轮组合装置的床单,到用蓝盒子假装是亨利•基辛格,想要跟教皇通话,虽然不全是乔布斯的功劳,但乔布斯,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这些聪明的朋友们。有这样一群朋友,也是乔布斯的一笔财富。正如他的朋友霍姆斯评价他,“如果他认为某件事应该发生,那他就会尽力让它发生。”乔布斯,希望之后再迈进一步。他知道他自己要的什么,他希望的是什么,于是他不惜代价,将希望变成现实。
    有人批评乔布斯的怪癖,他特立独行的偏执,然而,也正是因为他对追求完美的狂热,才让他一路激情创造奇迹。乔布斯总是有意识地将自己置身于艺术与科技的交汇处。在他所有的产品中,科技必定与完美的设计、外观、手感、精致、人性化甚至是浪漫结合在一起。他是追求友好图形用户界面的先锋。大学朋友罗伯特•弗里德兰说,“他只要对一样东西感兴趣,就会把这种兴趣发挥到非理性的极致状态。”
有时候,我们缺的就是那份不惜一切代价的偏执,一心追求完美的狂热。小时候因为无知所以无畏,长大后,一知半解,顾虑越多,勇气越小。其实,我们并不是没有对于那种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的向往,只是我们想的太多,考虑的太周到,反而被太多现实束缚,阻碍了前进的脚步。
    我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希望什么都要做到,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可是毕竟受限的条件太多,没做一个决定之前,总是要想好如果出现什么特殊情况要如何应对,从一个角度来说,考虑周到是好的,但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只为一个目标不惜一切代价拼搏的勇气,只是有时候我也爱冒险,但冒险之前总做好了一切准备。有一些真的不能放下的东西,会选择尝试去冒险,所谓听天命尽人事,但终究不能做到不惜一切代价,毕竟从我的角度来说要考虑的太多,现在对于我来说,每一天,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我的一生,我承认,有时候我也不敢,就像有过公司失败经历的韦恩最后放弃了合伙人的身份参与苹果公司,不敢将所有的注都压在一个方案上,正如之前所说,我做一个决定可能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我做了,如果成功了,会对我自己的未来带来什么影响,会对我的家人朋友带来什么影响,会不会有负面的,能不能尽量避免负面影响,如果不能,那么要怎样将负面影响减到最低;如果我失败了,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影响有多深远……太多太多的东西考虑下来,我会估计,我成功的胜算有多大,这件事情到底值不值得我去做,值得我花多少的精力时间甚至牺牲一些其他的比如与家人相聚的机会等等,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我选择再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准备,让胜算更大一些,再之后,有些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这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光说不练假把式,计划的好好的,最后往往因为自己给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借口,计划没有实行不说,还真真浪费了花在计划上的时间、精力。
这让我想到暑假期间的一个关于选择与决定的矛盾。有人说,我们现在还年轻,要拼搏,要放手大胆地去闯。甚至有很多人开始讨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北京青年》里重走青春的戏码,一句话,重走青春,你有那个资本么。因为太多牵扯,所以不敢放手一搏。有很多人谈到了做决定时的感情成本问题。在外地读书的我也越来越依赖和家人相处的机会和时间甚至有些希望当初自己选择离家近的学校就读。曾经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往往最容易牵绊住人前进的步伐,总会有人因为亲情、友情、爱情而放弃成功的机会,曾经觉得他们傻,为他们感到惋惜,慢慢长大才明白,问世间情为何物。假期偶然听说一位正在准备出国留学的朋友的父亲突然查出患了某种癌,晚期。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我,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其实这种情况倒没有个是非对错,出国留学机会很难得,而且已经各方面都办好,只是,如果就此错过了父亲,值得么?也许是我就容易一点事情反复掂量,但是我的结果是,我会留下来。虽然有这么一种可能,出国之后,学成归来,再好好孝敬,只是,用失去父亲冒的险,我输不起。作为我,倒是更愿意看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到时有条件再继续我的路。也有人认为,留下来也改变不了什么,要自己为自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也许是我现在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至少现在,我想这会是我的决定。
这当然与乔布斯的不顾一切追求完美从性质上就不一样,只是想到如何能不顾一切地选择决定。有时候,还是要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像现在已经步入大三的我,有着和身边人一样的迷茫,前面的路有很多,考研,还是工作?是国内考研还是国外留学?其实这样的思量几乎从我入大学就开始,从一定要考研,到毕业直接工作,到现在反复掂量之后的犹豫不决,我想,我没有时间再这样考量下去,我需要找一条道,奋斗。那么当下,我想不受任何影响地努力,只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会让自己太被动。
乔布斯的传奇落下了帷幕,苹果的故事还在继续,我要抓紧剩下的大学生活,从本质上提升自己,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更是留给有勇气的人,我也在等待那个起点,能够让我
奋不顾身,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