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期读书会暨第二期“Y-Talk”英语角顺利举办

发布人:王婉琳 发布时间:2021-11-02 浏览次数:859

2021年10月22日晚,杨雄文师门第六十六期读书会暨第二期“Y-Talk”英语角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B9北座503顺利举办。本期英语角以“Trade Secret”为主题作全体研讨,随后读书会围绕“商标使用”、“学术论文写作”等论题展开介绍和分析。本期英语角由2021级法学硕士研究生黄易同学主持,读书会由2021级法学硕士研究生程晖同学及2021级法律硕士研究生黄泽华主讲,杨雄文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共12名同学参与此活动。

在以“Trade Secret”为题的半小时英语角环节中,每位同学依照所学知识、检索的资料,表达自己对商业秘密的认知、看法,由国外谈及国内,气氛融洽。杨雄文教授给予肯定和改进的建议。

“商标使用与混淆可能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程晖同学在读书会环节开讲前向全场抛出疑问。他从“商标使用”的概念出发,引用国内外法条、罗列相关学说、展示“辉瑞诉联环药业”、“Arsenal球衣商标”等案例,引申出自身对问题的思考。程晖认为,商标使用与否构成商标侵权的前置条件,而在已知的商标侵权行为中,商标使用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容易与“混淆可能性”存在混同,因此《商标法》的主要任务及目标就是要防止消费者发生混淆,以保障商标权人的利益。

(程晖主讲)

对此,马志伟、戴羽宇、张春予同学共同将焦点引入“商标使用”客体、对象的区分及“商标使用”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提问与答疑间,现场思考与研讨氛围渐浓。正此时,杨雄文教授直截了当、切中要害。他指出,从两阶层的角度考虑,“商标使用”和“商标性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前置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者的价值判断应当区别开。日常学习中触及英美法系的概念,不应仅仅秉持“拿来主义”,应当基于大陆法系的底子吸收英美法系的精华,相互衔接配合,更为妥当。

如今论文写作成了很多研究生的老大难,黄泽华同学选取梁慧星老师《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一书,概括总结其中精髓要义,分享读书心得。他讲解选题类型的异同,强调“题目概括性”、“资料充足、真实、新颖”及“导论开题抛砖引玉”的重要性,总结出结构分明、逻辑递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升华意义等几大论文写作核心。通过展示论文的写作方法、引用见解学说及文章节段结构等典范示例,黄泽华表明“文无定法”、但需“有章可循”,二者结合方能创作和创新新时代下的学术成果。

(黄泽华主讲)

马志伟、黄易、段振山分别从选题与内容关系、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调查方法与文章论证、文献选取与格式等角度补充。其余同学纷纷交流起对本书的心得体会。

“读书要大胆怀疑、理性论证”,杨雄文教授如是点评道。他认为用批判性思维、理性论证角度阅读书籍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所思所想需要有理论文献支持、逻辑思维支撑,要引经据典,有理有据。

活动最后,杨老师对本次英语角及读书会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创新英语角及读书会的形式,提高效率,下次取得更大的进步。

(合照) 

至此,第六十六期读书会暨第二期“Y-Talk”英语角圆满结束。

 

点评嘉宾:杨雄文教授

主讲人:程晖、黄泽华

参与人员:钟浩鹏、潘金胜、段振山、马志伟、姚望洁、李紫荆、张春予、张琪、戴羽宇、黄易

 

图/张春予、李紫荆

文/黄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