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丹娜

发布人:王婉琳 发布时间:2015-11-16 浏览次数:15767

联系地址: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B9北座316

编:510006

电子邮箱:hongdn@scut.edu.cn

一、教育背景:

2006.9-2010.6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就读本科,法学学士

2010.9-2015.9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博连读,法学博士

曾赴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法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交流学习

二、工作履历:

2015年11月起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三、研究领域: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科技发展与基本权利保障

四、教学课程:

理论课:

本科生:《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研究生:《宪法学》《宪法专题研究》《宪法事例案例分析》

实践课:《演讲与法庭辩论》《法律文书与论文写作》

五、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港澳基本法研究会理事

广东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广东省法学会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六、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

1.《个人信息权利在我国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的定位》,《法学杂志》2024年第3期。

2.《可行能力视域中的数字弱势群体及其保护进路》,《东南法学》2024年第1辑。

3.《法官惩戒委员会认定违法审判责任的困境及其因应》,《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

4.《人脸识别信息收集与使用过程中知情同意原则的修正》,《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5.《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的合法性证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6.《算法歧视的宪法价值调适:基于人的尊严》,《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8期。

7.《重大疫情交通管制措施的合法性检视》,《法治论坛》2020年第1辑。

8.《新中国七十年:宪法与国家治理》,《法制日报》2019年12月18日。

9.《骗保举报奖励之完善》,《民主与法制时报》2018年12月27日。

10.《构建制度反腐的联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6日。

11.《宪法视阈中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解释路径》,《法学论坛》2017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2.《信访的重新定位——兼论公民监督权与信访的关系》,《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13.《数字化时代公民检举权实现路径的异化及重构》,《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14.《中国检举制度的变迁及完善路径》,《学术研究》2015年第2期。

15.《公民检举权的概念及权利类型探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广州市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若干项。

科研获奖:

第十一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七、电子邮箱:

hongdn@scut.edu.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