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南方法治报:网信办出手让“标题党”“图片党”收手
南方法治报10月12日讯 (滕宏庆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10月9日,国家网信办在官网发文《“标题党”“图片党”该收手了》,为当下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的标题乱象正本清源,这一推手助力实在关键而必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36亿,使用率为80.3%,手机搜索用户数达4.54亿,使用率达76.5%,网络新闻作为信息获取类的重要应用,使用率仅次于即时通信,排在第二位。而新闻标题在其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如固化利益链条、衍生行业沦丧甚至社会文明失准。
“标题党”“图片党”的文不对题首先直接违背了新闻写作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本要求,而一些别有用心的文过饰非,也绝非简单的驴唇不对马嘴,更加放大检验出了当前移动新闻领域泥沙俱下情况下职业伦理的岌岌可危。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七次公开通报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情况,共有15家媒体和17名采编人员被处罚和处理。对于那些为搏出位、吸人睛、亮瞎眼的标题和图片发布者而言,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足以令人感叹时下传媒业的混乱和无序。守住真实是底线,噱头卖点、华而不实、金玉其外都不可长久,“标题党”“图片党”构成了整体行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威胁。
深入一层挖掘,我们会注意到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竞争压力,其残酷性在于点击率的高低,而点击率是广告商唯一看重的,所以,点击率就是存活率、就是生命线。因此,“标题党”“图片党”的出现和存在可以部分理解为利润绑架了新闻,是一切向“钱”看的另类生动体现。当然,我们并不是要主张从根本上斩断逐利的资本进入新闻出版传媒文化产业,但代表公益和责任的新闻业要保持起码的尊严和操守,并要积极履行行业自治探索出一条共赢的平衡之路。
最后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消费主义下读者群体的阅读理性缺失也纵容了“标题党”“图片党”,诸如快餐式消费、碎片化阅读、娱乐至死、猎奇心理乃至低俗趣味都直接或间接孕育造就了他们,为迎合读者,“标题”和“图片”成为精准定位受众目标而私人订制的一道菜。尽管新闻今天已然成为了消费品,也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花哨地包装,但空洞、低级、虚假的标题和图片通过歪曲、恶意、混淆的误导反过来更加毒害读者群体,更加不利于理性阅读者的发育,如此造成的恶性循环,从长远来看必须除恶务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