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卓越班马楚莹:大学之土 育我英才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0-21 浏览次数:96
 

大学,是一个没有围墙,没有固定课室、座位,没有同桌这种生物的地方;却是有着各色组织、人群,有着周末,有着男生肆弹吉他告白、女生大胆追问电话的地方。如此陌生,如此熟悉,如此奇特。

二零一三年的九月,我离开熟悉的地方,来到了大学。独自在偌大的校园里报到、注册,处理入学的种种。当时心情是复杂的,那种成长蜕变时的复杂是每一个人都必经的吧。但我知道,人生总有一些路,需要自己走;总有一些事,需要自己做。任何人,无论亲疏远近都无法代替。进入大学,那种由外界给予明确指令的模式已经结束,从此,我将人生的主导权完全掌握在手。面对中学转入大学的变化,我必须首先了解这种变化的要求及含义,并迅速做出调整和适应,过好我的大学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向大学生提出四点要求:learn to be 学会做人;learn to do 学会做事;learn to be with others 学会与人相处;learn to how to learn 学习如何学习。我也将从这四大方面,对我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

学业篇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有人戏言,高考结束只是意味着我们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坑而已。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环境变了、老师换了、同桌没了,但学习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不是说,“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嘛。

大学的教学模式与中学的大相径庭,主要是自主学习,也就是learn to how to learn。这首先就要求我要延续中学时期的积极与勤奋,不能偷懒。上课期间,除了基本的上课要求,如不迟到早退,不逃课,预复习,保质保量完成课业等等,更重要的是参与课堂,大学教育是开放式的,无绝对的对错,所以我要求自己要给思想解锁,勇于回答,勇于提问,勇于质疑。此外,我们有着大量的课外自主时间,绝对不能荒废光阴,其中保证有效利用时间的重要一点在于要坚持正常的作息时间。所以我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院的晨读活动,这样既能提醒自己早睡也能督促自己早起。此外,在课余时间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的有效资源,多途径获取信息。对于自主学习,我觉得关键点之一的是要制定详细的时间安排表,并依此严格要求自己。

其次,应摸索并逐渐养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那种单方面接受知识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我们不能再过分依赖老师,而应当探寻自己的学习模式。我要求自己形成总结的习惯,并有意识的观察自己与借鉴他人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学法院的学生,在形成普通思维的同时也要形成严密的法律思维,并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于‘实际,如分析和评点热点问题等等。陈寅恪先生说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希望自己努力向着方面看齐。

                              实践篇   

陶老先生将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说明了“do”的重要性。很多知识是书本没有的,很多书本知识是需要“do”去加深体会或验证。对于“do”,应该有一些标准,大学选择太多,我给自己考虑的标准是:你愿意做吗?你一定要做吗?你能做吗?大学期间,我准备从两方面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其一,参加组织社团活动。我现在是校记者团秘书部的一名成员,我希望借由这个平台,结交好友、增长阅历、充实生活、贡献力量。此外,我也鼓励自己参加学院的辩论赛、征文比赛等等。其二,参加社会义工活动。国庆期间,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广州狮子会花城明珠服务队主办的慈善拍卖晚会,收获良多。我不仅学到了一些交际礼仪,更是从在会爱心人士的善举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实践机会实则是学习机会,我要求自己抓住一切机会主动投身实践。

                           交际篇

以往的朋友可以一起吃喝玩乐,但是很少有一致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原因当然是大家那时还小,不成熟。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对自己的想法、追求都比较明确,我希望在这里能找到一生的知己。另外,大学的人际关系不像以往那样单纯,要学会处理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建立相对完善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前我有一个毛病,记不住人名,对不上人脸。所以刚刚入学的时候我就把所有同学的名字记了下来,每见一次就回想他/她的名字,现在大家的名字我基本都记住了。我在慢慢的改变自己,以便和大家很好地相处。

人际关系中,不得不提的是男女恋爱关系。在大学,恋爱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呢?我自己也没有定论,但对恋爱我有自己的态度。虽然毛爷爷的“任何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有点夸张,但我还是主张以认真、慎重的态度大学恋爱,即使开花结果的几率很小。

                          道德篇

九月份有这样一则新闻:韩国士兵枪杀了一位企图逃往朝鲜的民众。这让我想起了西奥多·赛德尔法官在判决亨里奇案时的判词: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这个东西。当法律和良知发生冲突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不是法律。从彭宇案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种种,表明了我们的道德似乎没有下限。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在面对本身就是从恶中产生的法律,面对种种犯法犯罪行径之时,我要求自己怀有悲悯之心,仍然坚守着道德的高地,毫不退让。那如何陶冶美德呢?途径是多样的,但我选择阅读,大量阅读书籍,大量阅读好的书籍。在获取表层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其背后的价值理念。

康德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敬畏:一是头顶的天空,二是内心的道德律。Learn to be 永远是置于第一的,对吗?

我从四个方面谈论了我对大学生活的规划,但各部分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现在的我,对大学的认识有限,对自身的认识有限,所以这个规划是简陋的。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而言之,我对自己在大学的要求是:成为令自己满意的马楚莹。不能苛求别人都对自己满意,至少是自己对自己满意吧。何况,直面自己,是何等的勇敢!满意自己,是何等的骄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