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报:驻足片刻闻花香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7-02 浏览次数:522

华南理工大学报615日讯 这个题目,是法学院徐松林老师的博文题目,文里体现的心境,正是他平时给学生们倡导的人生追求:宽大胸怀、知足常乐。

徐老师的博文,很少更新,翘首盼望中问及,答案是:我必须能静下心来时才能写上去。于是,开通了近四年的博客,只有寥寥六十篇文字,有的篇目,看了多遍依然觉得心旷神怡;有的篇目,总让人深有同感,忍不住泪流满面。流连于他的博客,领略着这短小清新而不失凌厉的文风,感悟着他学以致用的为学风格、他与人和善的为人作风。

他的课,从来不点名,正由于此,反倒更增添了一分亲近感。上他的课,不像在上课,更像是被一位长者引导着,愉快地迈入法律的殿堂。那些最崭新的案例分析,总是掀起同学们的头脑风暴,大家各抒己见,在面红耳赤的争论中,每个人训练了思维,开阔了眼界。

记得研一时,我在咖啡书屋做管理员。偶然发现徐老师走进了隔壁教室,我再也坐不住了,刚才还看得入迷的《论犯罪与刑罚》再也无法引起我的兴趣,于是擅自离岗,悄悄去旁听他的课了。虽然因为擅自离岗受到了批评,但有幸多听一听他的课,我仍感到十分满足。

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法律专家,但对于学生,从来不曾居高临下,对任何人也都是平等和善的。在课堂上,他从来不会让学生感觉到他是权威,但他的每一句话,我们都爱听。除了法律知识,我们还要学会法律思维,掌握概念清晰、判断明确、推理严密的逻辑法则……”他课上讲过的点点滴滴,都融入学生的心里。将来某一天,我们也许会忘记具体的知识,但人格的影响是永远都不会磨灭的,他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是我们受用终生的财富。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都小了。他有一颗纯洁如孩童般的心灵:终于放暑假了,我要光脚去泥地里撒野,去闻泥土的芬芳;我要去触摸山涧中清凉的小溪,听林中鸟儿歌唱;我要去找一个寂静无人的夜晚,看星星对我眨眼;我要去找一个高山上的小木屋,坐在屋檐下冥思遐想。我要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人和事,让心灵洁净安详!人生是一种过程,奋斗时也要注意心灵的修行,经常反思、知足,这些人生观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大家的人生价值取向。

如今我在华宇职业技术学校教法律基础,也开始沿袭老师的风格,从不点名,只是课下花更多心思在备课和法律实践上。每当看到即使课室里坐不下,仍有同学站着听课,我就讲得就更加起劲,也很受感动。而此时,我总会想起这位老师,当他知晓他潜移默化中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传递时,是否也会由衷地感到欣慰?

驻足片刻闻花香是一种心境,而教育的道路上更布满花香,我们会更加坚定前行的步伐,在切身体会和躬行实践中,实现心灵的自我蜕变,如化蛹成蝶或寒梅绽放,收获人生的富足和喜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