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就业促进法:民生之本 安国之策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04-22 浏览次数:815

大洋网2008315日讯  就业对劳动者来说,是他们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那么,对于一个普通劳动者,如何在就业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履行自己的义务呢?今天上午,在广州图书馆的学术报告厅,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刘汉霞教授,坐了题为《就业促进法: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的演讲,为广大就业者解答了相关的问题。

我国就业市场面对的五大形势和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刘教授指出了当前我国就业市场面对的五大形势,包括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人才市场不规范等等,其中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不够尤为突出。刘教授说:“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必要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刘教授进一步补充:“为了解决当前的就业矛盾,我国颁布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其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

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于2007 8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078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公布,自200811日起施行。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刘教授说可以用116510几个数字概括:“坚持一个方针、高举一面旗帜、明确六大责任,建立五项制度,实施十大政策。”

最大的突破是树立了“公平这面旗帜”,刘教授指出:“2007325-425日,《就业促进法》在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时候,社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1万多条,其中70%集中在反映就业歧视上,并评出三个‘最’。可见就业歧视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立法机关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经过了反复的研究,经过三次审议,最后在就业促进法中设定了‘公平就业’专章,把公平就业反对歧视单独作为一章来写,反对就业歧视规定了九条。”

另外,《就业促进法》建立了五项制度,包括失业预警、就业援助、劳动预备、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失业保险和预防制度等制度,并采取了多项政策去落实。主要有:经济发展政策、财政保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群体统筹的就业政策,支持灵活就业、援助困难群体就业政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政策。

刘教授还指出,《就业促进法》与与以往的“促进法”相比,《就业促进法》更加重视对硬法律手段的运用: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在受到就业歧视中可诉讼,就业援助措施具体化、中介活动管理规范化、监督制度化。所以是一部具有“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意义的法律。值得我们每一个热切关注!认真学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