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

名称

中文

计算机网络工程应用

英文

Application and engineering of Computer networks  

课程编号


授课语言

[√]汉语 [ ]英语 [ ]双语 [ ]其他

开课学院

计算机学院

开课学期

[ 2 ]学期(请填阿拉伯数字)

适用专业学位类别


适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填写)

工程硕士

学分数

2

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

讲授

自学

讨论

专题报告

实验

其它

20




8

4

主讲教师

袁华

职 称

副教授

电子邮箱

hyuan@scut.edu.cn

联系电话

13302276526

辅讲教师


职 称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 ]开卷笔试   [  ]课程论文       

[  ]课题设计       [  ]口试      [  ]案例

课程简介(不少于300字)

该课程以四层参考模型为基础,着重各种技能的实践训练;采用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资源为授课线索。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围绕网络参考模型,学习网络访问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并深入理解各层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重点讲授封装、对等通信、帧格式、IPv4/IPv6封装分组格式、IPv4/v6编制和规划、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报文协议UDP、二层交换和虚拟局域网VLan、三层路由和主流路由选择协议、访问控制列表等内容。主要训练的技能包括:学习报文抓取和分析的方法;通过静态路由、RIPOSPF组网并完成远程主机间的通达全配置;根据用户需求,规划和实施VLANVLAN间路由;根据用户安全需求,采用访问控制列表ACL设计和实施包过滤防火墙;有余力的同学可选座IPv6组网通达、DHCP配置、NAT配置等。

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少于200字)

教学目的:不仅掌握计算机网络运作的基本原理;通过大量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根据用户需求完成网络设计、规划和实施。

教学要求主要包括:

  • 掌握参考模型

  • 掌握二层交换和交换以太网

  • 掌握VLAN的设计和实施

  • 掌握三层路由,主要学习RIP/OSPF的运作原理和配置

  • 掌握IPTCPICMPARP等重要的协议

  • 掌握CIDRVLSM和多级路由概念

  • 掌握DHCPNAT技术原理和配置

  • 掌握包过滤防火墙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

教材或讲义

  1.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网络简介

  2.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路由和交换基础

  3. 离线电子教材CCNA1/2

参考文献

(期刊、网站)

  • www.netacad.com,思科网院在线资源

  • 参考教材:徐恪,吴建平,徐明伟,《高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机制、算法设计与路由器技术》,2003,机械工业出版社

  • 推荐期刊:IEEE network;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 推荐网站:http://www.ietf.org/


任课老师签名:                                 学院主管领导签名:

                                                         (学院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