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坚实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解决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分离提纯技术、生物过程设备、环境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能独立担负生物工程领域的技术革新、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年限 3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生物制药技术 2. 生物化工 3. 食品生物技术 4. 生物催化工程 5. 工业微生物技术 6. 生物技术的风险投资与评估 7. 生物技术产品的管理与规范 8. 基因工程 四、培养方式 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利用周六、周日来校学习,或者学校选派老师到异地教学。工程硕士入学后两周内由学院为其制定出培养计划,在第三学期结束前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选题并进行开题报告。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在开题报告半年以后进行。学制最多不超过5年。 五、学分要求 最低总学分:34,必修课可选课分组数:2,必修课学分最低值:23,选修课学分最低值:11 六、学位论文工作 工程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形式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五种形式撰写。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工作按《华南理工大学在职人员申请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 七、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