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东莞市,松山湖,新城路,大学创新城A2栋 邮编:523808 邮件:bgs@scici.cn@2015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粤ICP备05084312号-1 技术支持: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发布《关于命名“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5—2029年)”的通知》(粤科协联〔2025〕3号),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获批成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5-2029年)”。此次认定是对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融合领域工作的充分肯定。
01 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研究院秉持“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持续积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一是定期组织科普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前沿科技话题,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科普内容;二是举办科普展览,利用多媒体互动、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使科普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三是面向中小学开展研学活动,接待了松山湖实验中学、松山湖未来学校等学生团体,通过实验室参观、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科学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四是举办科创嘉年华活动,集科技展示、互动体验和创新竞赛于一体,吸引了众多公众参与;五是举办节日主题科普活动,如元宵节科普活动,通过科技手段展示传统习俗,让公众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科技的魅力。
02 坚实而强大的软硬件资源
研究院近年来围绕新材料、大健康和人工智能领域,致力于打造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研究院拥有丰富的科普设施资源,总建筑面积达17300平方米,价值近七千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为科普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科研实力,研究院汇聚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团队,现有人员约130人,其中包括长江学者或国家杰青6人,博士及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91人,为科普教育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03 积极推进科普工作
研究院将以获批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为契机,以“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为原则,充分挖掘研究院的资源,大力扎实推进科普工作,为社会和公众服务,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普及和应用,为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