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3年跻身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正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经济与金融学院位于大学城校区,坐落在珠江上秀丽的小谷围岛。经济学科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在1984年创办工业经济专业招生和培养硕士,1994年开办金融学本科,1996年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2003年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金融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建立。2004年,随着大学城校区的落成,成立经济与贸易学院。2011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5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批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020年7月,再次院系调整,组建经济与金融学院,进入聚焦建设应用经济学的阶段,开办金融 MBA 项目,经济学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2023年,经济学软科排名第35位,居全国前20%;2024年,经济学与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持之以恒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学院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和数量经济学系,现有在校生2257人,其中本科生1338人,全日制硕士生310人,非全日制金融MBA 404人,非全日制金融MEM 142人,应用经济学博士生63人。开办经济学类本科(含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专业)、金融科技,经济学创新班(本硕连读)、“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特色本科项目,汇丰金融科技精英班、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培养应用经济学学术型硕士、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金融MBA、金融MEM和拟培养数字经济硕士;培养应用经济学博士和博士后。2021年,经济学、金融学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获批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金融科技专业软科排名全国第5。2024年,经济学科入选广东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余人,其中教授24人(含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25人,33人具有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内贸易部(现商务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多名高层次人才。科研氛围浓郁,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0余项,部省级项目400余项。在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包括《经济研究》《管理世界》、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等。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孙冶方金融创新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科研成果奖20余项。20余份决策咨询报告为国家和省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拥有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跨境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供应链金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研究基地和智库。
学院注重国际化建设,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共建“2+2”双学位项目,同时参与学校国际合作交流项目40多项。与“一带一路”友邻国家共建来华留学的特色国际化项目(越南商业大学国际贸易2+2项目)。学院还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建设有文科综合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金融创新实验室、经济综合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等合计近千平方米。建设有近500平的图书资讯中心,拥有专业书刊2万多册以及十余种专业数据库。
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经济与金融学院正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经济与金融学科而努力奋斗!
撰稿:孙坚强
审核:黄国清
(数据更新截至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