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网栏目

经济学类创新班

Economics(Innovation Class)

专业代码:020101(本科)、0202(硕士)

学制:4年(本科)、3+1+2年(硕士)

 培养目标:

 经济学类创新班专业旨在培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改革实践经验,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经济数学运用、计算机操作和经济活动实践,具有独立科研的能力和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读博的潜质,能够胜任相关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教育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敬业精神、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

 培养目标2: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专业基本原理、动态优化方法、一般均衡分析工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经济学数学训练,具备经济金融领域的分析与研究能力。

 培养目标3:掌握金融、证券、财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社会调查、计量分析等方面的先进方法,具备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实战型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4:培养较强的计算机编程与数学建模能力,熟练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手段,具备金融科技领域的实践创新能力。


 毕业要求:

 №1.品德修养:理解并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知识基础:掌握扎实的经济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用于经济问题的分析,并接触和掌握企业和经济部门的运行知识,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打下知识基础。

 №3.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经济学科的基础知识、本专业基本原理、数据分析方法和企业营运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4.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经济服务需求的简单解决方案,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5.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经济金融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经济数据分析与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6. 工具的使用:能够针对经济、贸易、金融等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经济金融问题的分析与预测,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7. 工程师与世界:分析和评估可持续发展的成果,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和健康与安全、法律和环境在解决复杂经济问题中的影响。

 №8. 伦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运用伦理原则,在经济政策分析中理解并遵守经济分析职业道德和规范。

 №9. 个人和协作的团队工作: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和财务: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持续的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专业简介:

 学科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1984年创办工业经济专业招生和培养硕士。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恪守“理论教学和应用研究相辅而行”的华工传统,强调基础理论和数理方法学习,突出中国问题的应用研究,致力于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拔尖创新人才。

 该专业的1-3学年完成本科阶段的课程学习,按“经济学类创新班分流方案”,实行滚动淘汰制,第1学年结束后,排名后15%的学生将参加分流答辩,评议总分数排在后50%的学生,则失保研资格。第3学年结束后,总评排在后20%的学生不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但可继续留在创新班并完成本科培养计划,获得学士学位。第4学年初双向选择推荐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三年后毕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专业特色:

 (1)区域特色。扎根广东,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验平台,将经济理论与改革实践相融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与学校理工科交叉融合特色。利用学校一流理工科优势,推动经济学与科技革命交叉融合,打造新文科。

 (3)研究型特色。依托学院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具备在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型人才。

 (4)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经济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济活动实践能力,培养能够胜任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教育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

 经济学类创新班专业旨在培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改革实践经验,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经济数学运用、计算机操作和经济活动实践,具有独立科研的能力和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读博的潜质,能够胜任相关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教育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敬业精神、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

 培养目标2: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专业基本原理、动态优化方法、一般均衡分析工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经济学数学训练,具备经济金融领域的分析与研究能力。

 培养目标3:掌握金融、证券、财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社会调查、计量分析等方面的先进方法,具备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实战型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4:培养较强的计算机编程与数学建模能力,熟练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手段,具备金融科技领域的实践创新能力。


 特色课程:

新生研讨课:经济学科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课:政治经济学专题研讨

全英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学科前沿课:经济理论与实务、金融计算与量化投资

跨学科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及应用、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本研共享课: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

“科教融合型”深度学习课堂:金融衍生品理论与实务、金融工程、经济博弈论

创新实践课:计量经济学实验、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虚拟仿真实验

创业教育课:创业精神与创业故事会(“三个一”课程)、批判性思维

劳动教育课:毕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