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Finance
专业代码:020301K 学 制:4年
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品德优秀和全球视野兼备,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较强的外语、数学能力和较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金融人才。
(1)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健全人格和法治意识,积极服务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
(2)培养目标2:具备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和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理解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活动基本规律,具备创新、创造和创业潜力。
(3)培养目标3:熟悉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专业实践、继续深造等方式提升自我,胜任经济金融领域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毕业要求:
№1. 品德修养:理解并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知识基础:掌握扎实的经济金融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用于经济金融实际问题的分析,并接触和掌握金融行业部分企业的营运知识,为解决金融企业实际业务问题打下知识基础。
№3.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经济学科的基础知识、本专业基本原理、数据分析方法和金融行业的营运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金融实际问题,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以获得有效结论。
№4.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经济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金融服务需求的简单金融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5.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经济金融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经济金融数据分析与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6.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经济金融问题,选择与使用适当的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经济金融问题的预测与建模,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以解决复杂的经济金融问题。
№7. 金融与社会:能够基于金融专业的背景知识评价金融事件,明白金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经济、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 伦理:运用伦理原则,致力于职业伦理实践与规范;并遵守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法律。表现出理解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必要性。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金融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和财务:理解并掌握经济金融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持续的终身学习:认识到需要并有准备和能力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在最广泛的技术变革背景下进行批判性思考。
专业简介:
金融学本科专业自1994年开始招生,拥有金融学本科、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和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金融学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广东省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11人,90%以上的老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拥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人、国内贸易部(现商务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科研氛围浓郁,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学术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孙冶方金融创新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拥有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跨境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供应链金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研究基地和智库。协同世界名企产教融合,开设汇丰金融科技精英班和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培养对科技前沿发展的掌握。注重国际化建设,开展与全球知名高校的联系与合作,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有2+2本科联合培养等。
专业特色:
金融学专业注重“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双一流”学校的理工学科优势,强调金融逻辑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专业基础实、理论功底深、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复合型金融人才。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金融学原理、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
特色课程:
新生研讨课:经济学科研讨课
专题研讨课:金融理论与实务讲座
全英课程:国际金融、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学科前沿课:金融计算与量化投资
跨学科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
本研共享课:固定收益证券
校企合作课:金融衍生品理论与实务
创业教育课:创业精神与创业故事会(“三个一”课程)
劳动教育课:毕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