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崇德】本科生金融学第一党支部参观黄埔军校旧址

发布者:牛佳发布时间:2021-04-29浏览次数:546

本科生金融学第一党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全体党员于2021418号参加了由先锋工作室组织的“重踏我党奋斗步履,高擎民族希望火炬”重走广州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路活动,前往黄埔军校旧址参观,学习革命先烈事迹,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本科生金融学第一党支部在黄埔军校旧址前合影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民国1924616日,伟大领导人孙中山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创办了这所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并最终将其命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这所军校培养了一批批的军事人才,群英荟萃,名将辈出,给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留下了深远影响。

最先抵达的展点是孙中山先生故居。黄白色的外墙看得人心里发亮,鲜明的色彩给人以昂扬热情之感。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位了不起的革命志士,怀揣着“救赎中华”的热情,撒播革命的种子,激励着民国年代的中国青年奋起救国。志士豪情仿佛透过外墙穿透出来,也同样激励着新时代的党员们“奋斗、革命、洒热血”。

孙中山先生故居

第二个抵达的展点是孙中山纪念碑。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构思奇妙,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顶天耸立。碑的侧面刻着一段词训,展现了孙中山先生“以民为本”的思想。词训字字珠玑,令人联想到先生昔日的革命宣言,铿锵的话语叩击着亿万青志年的心弦,激励着中国人,挺起脊梁,去革命,去挥洒热血。纪念碑在红木棉的掩映下更加庄严肃穆。点点红花象征着革命的热情,纪念碑则是革命希望的象征,两相辉映,好不生趣。

党员同志们来到陆军军官学校校门外

走过纪念碑,支部党员们来到了陆军军官学校校门外。黄埔军校大门风格质朴,纯白的校门上写明了“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简朴而又不张扬,但依旧给人一种军纪严明之感。在这里,党员们不禁对百年来无数在战争中立下了不朽荣功的先烈肃然起敬,他们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史册上永垂不朽,何以让人忘怀?

党支部全体党员从外门往里进发,便是学生宿舍、教务处、校长室等休憩、办公区域了。宿舍、休息室的床褥一如从前那样地整齐,并未全部换新的用具爬上了一丝岁月斑驳的痕迹,仿佛延伸出一条长长深深的时空隧道,透过游览者的双眼,透出时间的围墙,回到旧岁月里去,回到那个激情的年代里去,感受那一代在这里成长的黄埔人,胸中的热血、与信念。  


  

党员同志们参观军校内部(左)以及纪念展览(右)

最后下楼参观了纪念展览,黄埔军校旧址尘封的历史在支部党员面前徐徐展开。一面看着展览馆馆壁上叙写的军校历史时间线,一面回忆着刚刚走过的军校旧址的每一个展点,每一处角落,昔日历史彷佛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就这样来到了党员们的面前。当年,是怎样一批满怀革命理想与豪情的青年志士集聚在这里,耕耘奉献,磨练成才。革命的种子需要撒播,更需要浇灌,需要培育,而这里,就是梦开始的地方。


  

党员同志们在对联前合影(左)并在陆军军官学校外宣誓(右)

校本部中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点是经典对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国家需要的是不怕死、不畏死、能为国家的富强而战的军人,这也充分展现了当年军校严格管理的程度以及革命者们坚定不移、不为外界所诱惑的决心。

黄埔军校,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剧,编织成了中国20世纪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历史彩带。今日之中国还在前行,虽不需当年“救国存亡”的革命义士豪情,却依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脊梁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文案 | 本科生金融学第一党支部

摄影 | 本科生金融学第一党支部

编辑 | 黎雪怡 崔歆淼

初审 | 徐忠瑞 吴书羽

终审 | 勾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