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锐波

周锐波(ZHOU Ruibo),教授、博导

办公室:B10中407A;Email:rbzhou@scut.edu.cn


个人简介

周锐波,男,1979年9月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理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系(Economics),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产业与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致公党华南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委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广东省教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广州哲学社会科学智库招标课题等省部级研究项目10多项。在《统计研究》《城市规划》《经济地理》《中国土地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CSSCI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全文转载2篇;合作出版专著4本;向省市地方政府提交决策咨询报告10多篇,获广东省委综合采用1篇、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条、地市部门采用或领导批示4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报刊媒体发表理论性文章8篇;主持的课题研究成果获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年度优秀成果三等奖。


招生专业

学术博士:区域和城市经济学

学术硕士:区域和城市经济学

专业硕士:国际商务硕士、FMBA


研究领域(Field of Research)

创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与城乡发展规划

主授课程(Courses Offered)

经济学原理、区域经济学、演化经济地理学


教育经历(Education)

2005.9-2008.6,中山大学,经济地理学,理学博士;

2007.8-2008.3,英国卡地夫大学,城市政治经济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2.9-2005.6,中山大学,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理学硕士;

1998.9-2002.6,中山大学,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Experience)

2023.9至今,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9-2023.8,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2008.7-2011.8,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


科研项目(摘选)(Research Projects)

2019,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多空间尺度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研究(19BJY064);

2018,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规划项目,中国城市创新发展评价及协同机制研究(18YJA790120);

201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城市社区转型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023,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科创活力轴战略定位与广州城市轴线总体发展规划研究;

2021,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广州智库招标课题,广州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的科技创新路径与对策;

2020,主持,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招标课题,5G引领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6,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广州智库招标课题,全球城市发展新趋势及对广州的影响研究;

2022,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下中国创新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研究(22AJY011);

2018,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高质量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研究(18AJY008);


论文与专著(部分)(Selected Publications)

[1] 周锐波,吴云峰,宋佳晞.共生共荣:工业智能化发展与包容性绿色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34(05):162-174.

[2] 周锐波,吴云峰,马小毅.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来自中国高铁的经验证据[J].城市发展研究,2024,31(05):64-71.

[3] 周锐波,王睿瑄,周育红.城市技术结构特征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新经济,2024,(04):5-17.

[4] 丁焕峰,张蕊,周锐波.工业智能化、要素流动与创新经济地理格局[J].统计研究,2023,40(08):71-85.

[5] 丁焕峰,张蕊,周锐波.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及其创新效应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23,(02):83-96.

[6] 周锐波,陈依楠,覃远红.全球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演化及影响因素[J].世界地理研究,2023,32(06):1-13.

[7] 丁焕峰,张蕊,周锐波.城市更新是否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09):84-93.

[8] 周锐波,邱奕锋,胡耀宗.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及多维邻近性机制[J].经济地理,2021,41(05):1-10.

[9] 丁焕峰,周锐波,刘小勇.广深“双城”联动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战略[J].城市观察,2021,(01):7-22.

[10] 周锐波,胡耀宗,石思文.要素集聚对我国城市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基于OLS模型与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02):110-118.

[11] 周锐波,刘叶子,杨卓文.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溢出效应[J].经济地理,2019,39(04):85-92.

[12] 周锐波,石思文.中国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互动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8,32(02):30-33.

[13] 周锐波,张亦瑶.产业外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08):92-100.

[14] 周锐波,李晓雯.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17,32(02):95-102.

[15] 周锐波,甄永平,李郇.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机制研究——基于公共治理的分析视角[J].规划师,2011,27(10):76-80.

[16]秦瑞英,周锐波.国内外城市社区分异及类型研究综述[J].规划师,2011,27(S1):216-221.

[17] 李江,周锐波.GIS在城中村改造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广州市文冲村为例[J].城市规划,2009,33(09):89-92.

[18] 周锐波,闫小培.集体经济:村落终结前的再组织纽带——以深圳“城中村”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04):628-634.

[19] 周锐波,闫小培.深圳市农村管理体制城市化改革研究[J].城市规划,2008,(04):71-77.

[20] 周锐波,周素红.城乡结合地区违法建设产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7,(05):67-71.

[21] 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04,(03):30-38.

[22] 丁焕峰、周锐波、刘小勇.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定位与政策路径[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年。

[23] 林耿,周锐波. 大城市商业业态空间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24] 周素红,周锐波,吴志东. 快速城市化下的城中村改造与村社转型[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