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4
日晷
 

日晷(1985年前拍摄)
日晷(现在)

    日晷也称作“日规”或“日圭”,是旧时利用日影测时的一种简朴装置,通常由晷针和圆盘组成。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圆盘叫做“晷面”,安放于石台上。在晷针两旁呈对称状刻划出相应时刻线,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如现代钟表的指针,而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位于我校北校区12号楼广场上的日晷是校园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属另外一种投影日晷。它不设指时针,只在晷盘上置一南北径向直角三角形形状铜件,其斜边向上朝南,短边垂直于晷盘。铜件西、东两侧晷盘分别有若干时刻线,铜件阴影达到的时刻线,表示相应的地方真太阳时。
    该日晷最初由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师生员工捐款3350元毫洋而建,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时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胡德元设计,广州吴翘记建筑公司承建,1936年11月动工,成于次年。当年建成的日晷原物现已不存在,可能在战火中丢失,留存下来的仅有日晷台座。该圆形台座侧面饰有彩画和花纹,整个台座给人以雄浑之感。现置于台座上的日晷,是我校根据当年的施工图纸以青铜浇铸而成,并于2001年11月17日正式与师生见面。重置日晷旨在以物明志,提醒学子珍惜时光,把握人生。
    如今,参观日晷已成为校外客人游历华工校园的一个传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