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9
校园风光——一号楼
 

    一号楼,坐落在我校的中轴线上,她规模宏大,线条明快,色调宜人,是华工标志性建筑之一。    
    一号楼于1960年筹备建设,为我校著名教授谭天宋、杜汝俭主持设计,1964年动工,1965年7月前交付使用。当时,只建成了东、西两翼,即现在两端单侧课室的部分,中间部分是空的,为石阶。自正门进入,可由此拾级而上,直达半山公园。1970年10月低,华南工学院分为广东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一号楼东侧为广东工学院所用,西侧为广东化工学院所用。1976年,广东工学院建成中座,与东翼连接。西翼依然独立。1979年末,即工学院和化工学院合并的第3年,才将西翼和中座打通,形成现在的建筑格局。 
    大楼两翼建造时,采用了当时过国内新兴的建筑方式——平面式建筑,这是我校吸收有关亚热带建筑的成果形成的一种新的建筑方式。一号楼中座于1974年筹备建设,1975年动工,第二年落成。建筑仍以直线条为主;设中间走廊,课室两面对开。中厅不宽,但中间竖立的圆柱,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厅内铺着云石。厅门为纯木质,用很厚的杂木枋柚木制作。 
    大楼两翼和中座初建时都是4层,中座于1984~1985年增加为6层。“文革”中一号楼东翼曾被翻修两次。1995年6月为迎接国家教委的 “211工程”部门预审,课室安装吊扇。1998年,为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将墙内全部粉刷,并修整了门窗、桌椅、风扇、灯管等。2002年7月,为迎接50周年校庆,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工程。 
    一号楼自建成之日起,一直就是我校标志性建筑之一。她的每一次修建都是一种沉淀,沉淀了华工人的特色,沉淀了一种引领时代的潮流,敢为天下先的意识。甚至可以说,一号楼本身就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华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