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6
学校档案馆学术交流和考证成果(1998~2016年)
 

(1)对外交往与学术交流
   1995年档案馆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自1995年至2012年间,档案馆先后承办了7次教育部片组或广东省高校档案协作组会议;先后50多次接待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350多人次的来访;档案馆派出50余次100多人次到省内或国内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档案馆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高校档案协会、省档案学会和国家档案学会奖项。近年主要对外交往、学术交流和获奖情况如下:
   1)陈国坚同志参加“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之友”联谊会
   2)与广州荔湾区地方志办公室,荔湾区档案馆建立学术交流渠道
   3)向学校生产实践、实习企业赠送有关对方厂史剪报
   4)与广州市地方志馆建立资料交换关系
   5)袁晓凤,论文《论高校档案馆服务功能的社会性拓展》,获2007年度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6)袁晓凤、朱丽梅,论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凸显高校档案的价值》,获2007年度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7)陈国坚、袁晓凤、朱丽梅,参加2007年度广东省档案学术年会,陈国坚论文《观念与工作方法的更新给我校档案的开发利用带来活力》荣获本次年会论文评审三等奖
   8)林 林、朱丽梅、欧阳慧芳参加2008年度广东省档案学术年会,欧阳慧芳、张娟娟的论文《从改革开放30年档案工作变化谈高校档案馆的发展之路》荣获本次年会论文评审三等奖
   9)华南理工大学名师丛书——《冯秉铨》、《张进》获“改革开放30年广东省档案编研成果评优及展览活动”优秀奖
   10)欧阳慧芳,散文《又到芒果飘香时——说说我的档案情缘》荣获广东省档案学会主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活动优秀征文奖。
   11)张娟娟,论文《从突发性灾难造成的档案损毁谈高校重要档案异地备份》获2009年度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第八次优秀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奖、广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三等奖
   12)张娟娟等,论文《档案是高校实现文化兴校的重要基石》,获黑龙江档案学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13)林 林,论文《高校数码档案资源收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入选广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
   14)刘振华,论文《刍议元数据与电子文件管理》,入选广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并获广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三等奖
   15)欧阳慧芳,论文《关于建立高校名人档案问题探讨》荣获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论文评选三等奖,同时入选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并获广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三等奖
   16) 2010年4月8日,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6所兄弟高校档案工作同仁来我馆访问
   17)2010年4月10日,我馆全体人员与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理工三组会议代表赴深圳市档案馆参观考察
   18) 2010年5月13日下午,我馆张娟娟馆长、袁晓凤副馆长等一行6人,前往广东金融学院综合档案室学习交流
   19) 2010年5月15日,我馆欧阳慧芳撰写的《高校建立档案工作“两个体系”问题初探》一文被评为2010年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优秀论文,并被编入《档案事业发展与青年档案工作者的责任——2010年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
   20) 2010年5月27日下午,馆内人员一行6人,应邀前往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进行档案业务交流与培训。张娟娟馆长简要介绍了我校档案管理架构和我馆基本情况;袁晓凤副馆长以PPT方式为与会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作了题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及其基本要求》的业务培训
   21) 2010年5月28日上午,张娟娟馆长参加了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的广州地区专门、部门及企事业档案馆功能拓展座谈会,并从积极发挥档案的利用服务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教育功能三个方面介绍了我馆功能拓展情况
   22) 2010年6月9日至6月16日,我馆张娟娟馆长随广东省高校档案协会赴东北三省学习考察团一行30人,先后赴东北大学档案馆、吉林大学档案馆、哈尔滨工业大学档案馆学习考察
   23) 2010年8月2日,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邓长江一行三人考察我校无线电电子博物馆,我馆张娟娟馆长接待了来访客人
   24) 2010年8月11日至16日,我馆袁晓凤、顾美玲、欧阳慧芳赴上海参加中国档案学会主办的档案精讲课程班学习
   25) 2010年9月14日至17日,我馆张娟娟馆长和朱丽梅老师赴上海复旦大学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6) 2010年10月19日,苏州大学档案馆馆长张菊兰一行6人来我馆交流工作
   27) 2010年12月23日上午,广东工业大学档案馆馆长孙丽芳一行7人莅临我馆进行业务交流
   28) 2010年6月,在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组织的2010年学术征文评选中,我馆朱丽梅的《高校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实践与思考》荣获二等奖,欧阳慧芳的《高校建立档案工作“两个体系”问题初探》、袁晓凤的《基于档案网络管理平台部门立卷工作的有效推进》以及林林的《谈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备份策略》荣获三等奖
   29)2010年8月,我馆朱丽梅撰写的论文《高校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实践与思考》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理事会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30)2010年12月,在广东省档案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我馆张娟娟的论文《明尼苏达大学档案工作特点及其启示》荣获二等奖,林林的论文《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策略》、朱丽梅的论文《高校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实践与思考》荣获三等奖
   31)2011年3月10日上午,暨南大学档案馆馆长林文兴、副馆长倪慧敏一  行4人莅临本馆进行业务交流
   32) 2011年3月28日上午,档案馆部分人员赴广东省档案馆参加《广东省民间档案珍藏汇展》暨《岁月回眸 粤海拾贝——馆藏档案珍品展》开幕仪式
   33) 2011年4月20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档案馆馆长黄频英、副馆长蔡颖一行6人莅临我馆进行业务交流
   34)2011年6月14~ 16日,张娟娟、魏彤彤2人赴徐州参加了由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承办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协会理工三组工作研讨会。张娟娟馆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努力盘活学校档案”的主题发言
   35)2011年7月28~31日,张娟娟赴哈尔滨参加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漫游中国大学?拓展文化视野”大学文化建设研讨会。会议主题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讲话精神,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36)2011年8月21~24日,张娟娟馆长赴贵阳参加由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修订暨档案管理工作研讨会,并代表档案馆对《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提出修改意见
   37)2011年10月14日上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档案馆馆长杨艳萍一行3人莅临我馆进行业务交流
   38)11月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保管利用室王文娟主任一行3人莅临我馆进行业务交流和学习
   39)2011年11月7日下午,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等17所综合大学的档案馆馆长及档案同仁30余人莅临我校参观交流
   40)2011年11月22日上午,汕头大学档案室主任马鹏率档案室及网络中心工作人员一行5人莅临我馆进行业务交流
   41)2011年12月29日,广东省档案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在省档案局召开。在本次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中,档案馆欧阳慧芳撰写的论文《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构想》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朱丽梅撰写的《高校建立口述档案的意义及途径初探》、张娟娟撰写的《如何让高校档案活起来——谈高校档案馆利用功能拓展》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欧阳慧芳、张娟娟作为获奖作者代表在会上发言
   42)2012年3月6日上午,中山大学档案馆监督指导室主任许存芝一行4人来我馆进行档案业务交流
   43) 2012年3月29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档案馆馆长黄频英、五邑大学党政办副主任胡四能、档案室主任陈水生等一行7人来我馆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业务交流
   44) 2012年5月10日-16日,档案馆副馆长袁晓凤随广东省高校档案协会西北高校学习考察团,赴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3所高校的档案馆学习考察
   45) 2012年7月17-19日,朱丽梅、孙枫参加广东省高校档案协会第十四协作组组织的赴桂林、阳朔交流活动
   46) 2012年9月6日,我馆张娟娟、胡春燕应邀参加了由《中国档案》杂志社主办的“2012第四届(广州)档案信息化建设高端论坛”
   47) 2012年9月20日下午,党办校办曾庆蓬老师及江苏南京金智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来馆进行我校OA开发启动的前期调研,我馆张娟娟、朱丽梅参与接待并一起就OA与本馆可以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对接进行了探讨
   48) 2012年9月23日,档案馆张娟娟馆长作为继续教育学院六十周年校庆“同庆甲子校庆 弘扬华工精神”校园文化巡讲活动的讲座嘉宾之一,为东莞东阳教学中心师生作题为《华工发展历史与华工精神文化》的校史讲座
   49) 2012年11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档案馆副馆长冯翠红一行3人来我馆进行考察交流
   50) 2012年12月13日上午,由江西省内40多所高校档案馆(室)人员组成的江西省高校档案工作研究会一行近70人,在江西省高校档案工作研究会会长、南昌大学档案馆馆长程晓华的带领下,来校考察交流。李琳副书记在励吾科技大楼11楼会议室会见了到访客人,档案馆全体人员陪同接待
   51) 2013年3月31日- 4月2日,我馆欧阳慧芳与程镕时院士博士生、我校材料学院高分子研究所教师薛峰赴北京大学医学部参加教育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012年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暨中期工作汇报会。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委副秘书长朱小萍主持,中科院研究员张黎等2位专家、依托于教育部管理的24个采集小组代表参会。与会人员听取了专家分别就采集工作的流程与基本方法、资料的整理与编目,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和采集工程常见问题及采集小组管理等方面内容所作的详细讲解,并且就采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52)2013年4月15日至19日,我馆魏彤彤与校宣传部吴夏曦、教育技术中心徐永华、材料学院薛峰等,一同前往南京大学,采访程镕时院士在南大的同事、学生等,采集相关视频、音频以及程镕时院士各类档案资料。期间,魏彤彤老师在南京大学程镕时院士办公室、南京大学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整理、查阅、采集了大量程镕时院士的各类档案资料
   53)2013年5月13日-17日,我馆魏彤彤与校宣传部卢庆雷、教育技术中心刘广、材料学院薛峰等,一同前往程镕时院士曾经的工作单位、长春应用化学所,采访相关人员,采集相关视频、音频以及程镕时院士各类档案资料。期间,魏彤彤老师在长春应化所档案室以及相关院系,整理、查阅、采集了大量程镕时院士的科技、声像档案资料
   54)2013年6月25日,我馆馆长王飞雁、副馆长黄玲及原馆长张娟娟一行4人赴华南农业大学档案馆进行参观交流
   55)2013年7月8-11日,我馆袁晓凤、顾美玲、朱丽梅、欧阳慧芳、林林参加了广东省档案局举办的《档案利用与服务》课程培训班学习
   56)2013年9月14-16日,我馆王飞雁馆长赴四川大学参加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第二次会员大会
   57)2013年10月31日-6月2日,我馆欧阳慧芳前往北京,赴位于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全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提交采集到的有关程镕时院士的所有档案资料,包括存储有所有数字化资料的移动硬盘一块、纸质版口述文字稿以及部分实物资料,并与馆藏基地工作人员逐一进行核对交接
   58)2013年11月5日上午,省直单位档案工作评估检查组一行6人,莅临我校,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的方式对我校2013年度档案工作进行评估检查。我校党委常委,党办、校办主任陶韶菁,以及学校档案管理委员会成员出席了现场汇报会
   59)2013年11月27日下午,西南财经大学档案馆陈奇志研究员一行4人来访,就档案信息化建设、校史馆建设以及档案业务管理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调研和交流
   60)2013年11月28日上午,重庆大学档案馆李平馆长一行4人来访,就档案信息化建设、编研成果、口述档案工程实施、声像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和交流
   61)2014年3月26日 中山大学档案馆管理利用部崔秦睿老师一行4人来馆进行校史馆工作和档案业务工作交流。我馆赠送对方《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口述华园》、《岁月华园》、《华南理工大学史》四本书
   62)2014年6月1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魏明扬一行4人莅临我校档案馆访问交流。我馆王飞雁馆长、黄玲副馆长在大学城B1栋107会议室热情接待了来访客人,馆内其他部分同事参与了接待与座谈
   63)2014年6月19日下午 应大学城校区管委会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办的邀请,档案馆顾美玲老师为大学城校区9个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务员进行了一次关于“2014年教学类档案(学籍表、成绩单)归档要求和注意事项”的业务培训。大学城校区管委会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办的魏坤副主任、魏冰影副主任、教学管理办的石杰伟科长、张益新科长以及大学城校区各学院教务员2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馆袁晓凤、瞿楠香两位老师一同参与了此次培训
   64)2014年9月17至19日 档案馆顾美玲老师赴福建厦门参加了由国家档案局主办、中国档案学会承办的“中国档案学会2014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创新——档案与文化强国建设。我馆顾美玲参与了第五分会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讨论
   65)2014年10月17日上午 华南农业大学档案馆吕剑红馆长一行10人莅临我校档案馆访问交流,受到我馆馆长王飞雁、副馆长黄玲的热情接待。主客双方集中在档案馆会议室进行座谈。我馆王飞雁馆长和华农档案馆吕剑红馆长分别对各自的馆内各方面情况作了介绍
   66)2014年10月22日 “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第一次档案工作交流会在上海市同济大学召开。王飞雁馆长应邀参加会议,与来自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卓越联盟” 成员高校的档案馆馆长展开业务交流。王飞雁馆长还赴华东师范大学与档案馆汤涛馆长、魏明扬副馆长进行了工作交流
   67)2014年11月4日下午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吴志勇主任一行3人莅临我校调研博物馆工作,档案馆馆长王飞雁、展馆管理与编研科欧阳慧芳老师热情接待了来访客人,宾主双方就如何做好高校博物馆相关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68)2014年11月5日-7日 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70余所会员高校档案馆馆长参加会议,我馆黄玲副馆长参会。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高校档案工作新进展》展览,展示了52个会员高校档案工作近年来取得的新成绩。我馆欧阳慧芳老师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多方查找搜集展板所需图片、整理撰写相关文字,联系设计公司,与设计人员反复沟通、修改,最终赶在限定时间前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展板设计工作。王飞雁馆长对参展展板的内容和版式作了修改和审定
   69)2014年11月20日上午 中南大学档案馆吴湘华馆长一行3人莅临我校档案馆访问交流。我馆馆长王飞雁、副馆长黄玲在大学城B1栋107档案馆会议室热情接待了来访客人,林林、朱丽梅、欧阳慧芳三位科长陪同接待
   70)2014年12月17至19日  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2014年档案学术研讨会暨全体理事会会议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全省50余所高校的6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馆黄玲副馆长、朱丽梅及袁晓凤老师一行3人参会。会上对2014年学会学术征文一、二、三等奖获得者进行了颁奖,我馆朱丽梅老师作为获奖作者代表在会上就论文研究成果作了经验介绍
   71)2012年8月,在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2012年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我馆共有4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朱丽梅撰写的《高校口述档案的整理分析和保管利用的探讨》荣获一等奖;欧阳慧芳撰写的《关于高校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探讨》荣获二等奖;袁晓凤撰写的《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建设》、林林撰写的《略论基于实时归档的高校公文发布系统》荣获三等奖
   72)2013年12月26日,广东省档案局下达“2013年度省直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结果通知书”,我校2013年度档案工作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73)在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2013年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朱丽梅撰写的《大数据时代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探讨》荣获一等奖;袁晓凤撰写的《论文物保护与高校档案资源的利用》荣获二等奖;欧阳慧芳、胡春燕、王飞雁、黄玲等撰写的《广东客家文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的构建》荣获三等奖; 马燕婷撰写的《新形势下高校档案馆育人功能探析》荣获三等奖
   74)在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2014年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朱丽梅撰写的《构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获一等奖;林林撰写的《发挥档案文化魅力 铸就华园文化建设内涵》获三等奖;袁晓凤撰写的《论“口述档案”概念的科学性问题——以“口述档案”建立的实践为依据》获三等奖;欧阳慧芳撰写的《高校新闻数码照片采集和整理归档的方法》获三等奖
   75)2014年5月林林编著的《华园校训文化研究》在2009-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学术研究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76)2014年3月校史博物馆育人项目奖申报材料《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建设爱国爱校科普教育基地》荣获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育人项目优秀奖
   77)2014年6月《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促服务创新》2014年入选为广东省档案局服务创新优秀案例
   78)2015年朱丽梅撰写的《试论档案服务满意度》获2015年广东省高校档案系统委员会二等奖
   79)2016年5月,林林撰写的论文《华园文物与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钟”形轴线图腾研究》荣获“第六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80)2016年12月,林林编著的《华园校训文化研究》一书获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研究工作二等奖
   81)2016年11月,欧阳慧芳撰写的《校史、文博相关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光彩》获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档案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
   82)2016年12月,朱丽梅撰写的《构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获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研究工作三等奖

  (2)部分考证成果
  1)孙中山塑像重置校园(1998年)
  2)中大石牌校园时代新校舍碑文渊源考(1992~1998年)
  3)12号楼日晷仪重置(2000年)
  4)成功申报华工园近代历史建筑为广州文物保护单位(1999~2002,2003年)
  5)学校西湖湖中亭小考(2003年)
  6)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历史初析(2001~今)
  7)中大石牌校园明远亭碑文渊源考(2002年)
  8)关于“文革”前广东科技界的政治现状评说(1999年)
  9)华南工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办学始末(2010年)
  10)1953年到1956年从华南工学院调出专业及科的情况(2013年)
  11)1952年前中山大学工学院历史沿革(2011年)
  12)1952年前中山大学工学院师生记事(2011年)
  13)以马思聪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曾在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师范学院工作为线索,从华南理工大学与国立中山大学的关系入手,梳理了马思聪与华南理工大学的历史交汇点(2012年5

月)
  14)中山大学等四所学校1952年调入华南工学院教授(副教授)名单(2012年)
  15)1952年前华南联合大学历史沿革(2012年)
  16)1952年前岭南大学及其理工学院历史沿革(2012年)
  17)1952年前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历史沿革(2012年)
  18)1953年到1957年调入华南工学院专业及科的情况(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