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感动·公管】初心如磐,奋楫笃行——李媚妮
她勤学好问,潜心学术,不断扩充知识储备;她不务空名,尽职尽责,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她乐于奉献,挑战自我,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她积极向上,全面发展,她就是来自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行政管理2班的李媚妮。
积极思考,笃学求真
对于李媚妮同学来说,大一时她的学业任务最为繁重,大二时科研项目竞赛压力最大,大三之后压力虽相较于大一大二略有减轻,但是她在专业课学习方面依旧没有任何懈怠。在课堂上,她认真把握每一次可以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积极思考,并有效利用老师分享的资料习题。在知识点上存在的疑问,她会尽快解决,以免影响后续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作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她始终保持对专业知识积极思考的状态,关注时政、阅读优秀文献,不断扩充理论知识储备量。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她丝毫不懈怠,迎难而上。比如在大三上学期,面对必修课《管理信息系统》,她感到些许吃力,但她没有退缩,而是投入了更多努力。她积极请教老师,并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知识疑难点,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课程大作业和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克尽厥职,全力以赴
作为校团委社团管理部社团服务中心副部长,李媚妮同学的工作生活虽然忙碌,但也充实有趣。从起初做干事时的活动评估、常服对接、中心内建到成为主任时的部门招新、活动主持、活动策划,她在不断收获成长与进步。工作至今,她参与了 “茶话会”、“百团大战”、“十佳学生社团评选”、“会长大会”等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这一经历大大丰富了她的工作经验,锻炼了她的综合能力。任职副部长后,她几乎每天都在和全校各个学生社团或协会的成员沟通交流,还不定期与校团委老师讨论工作内容。她也在这一过程中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收获了一群可以并肩作战的工作伙伴。
图为李媚妮同学与社团管理部成员合照
精进不休,挑战自我
在学习工作之余,李媚妮同学还不断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加入了校史文化解说队。校史承载着厚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和气质的发源。在她看来,校史文化解说员,传递着学校的文化历史,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此她必须对学校历史有充分的了解与准确的记忆,要以扎实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的解说素养向来访人员展示出华工学子的风采。在成为校史解说员的初期,她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校史资料的详实细致,使得她对资料的背诵记忆十分困难;二是在面对来访人员进行脱稿解说时难免紧张,容易出现磕绊和口误。但在一次次的练习和解说中,这些困难都逐渐被她克服,她逐渐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学科创建、历史建筑等诸多内容有了清晰的记忆,同时,解说队伍中还有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伴,还有可以全英文讲解的优秀师姐,这些优秀的人都成为了她学习进步的榜样。
图为李媚妮同学在向来访人员解说校史文化
热心奉献,实现价值
作为一名“一星志愿者”,李媚妮同学认为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每一次参加志愿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担任“互联网+”国赛志愿者,让她看到了来自各个高校的优秀大学生们所做出的诸多优秀课题项目,这些课题项目在助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脱贫攻坚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十分突出的贡献,这也让她认识到,即使是学生,也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光发热;担任第十三届“访谈校友 启迪人生”访谈活动志愿者,让她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华工的优秀校友,他们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甚至言谈举止、处事方式,都让她收获良多,她也十分荣幸能够为《华工人》一书的编写做出贡献;核酸检测志愿者让她体会到医护工作者的不易,当被不透气的防护服包裹着、行走于广州的盛夏时,她才亲身体会到什么叫做艰辛、什么叫做坚持。对于李媚妮同学而言,一次又一次宝贵的志愿服务经历培养了她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她也在志愿经历中体会到了快乐,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
除了参加志愿活动,李媚妮同学还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她最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是在大三寒假期间参加了家乡甘肃省为期一个月的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那次社会实践中,她主要从事办公室的党群、综合管理工作。她秉持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不断学习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增长本领才干;她还参与到家乡的疫情防控中,共筑严密防线,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服务意识,弘扬志愿精神。同时,这次宝贵的实践经历也让李媚妮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她会保持虚心好学的精神,不断充实自身,在实践中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切实感受家乡变化,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将自己塑造成对社会发展有用的青年。
图为李媚妮同学参加甘肃省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展望未来
面对未来的生活,李媚妮同学希望自己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认真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希望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自我提升上,参加更多的志愿实践活动,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见更多的人。
寄语心声
“判断爱,表达爱,接受爱,创造爱,真诚不卑曲,坦率不恐惧。生命价值是终极的平和与清醒。接受在宇宙的度量衡下,自己很快将会死亡,任何生命也同样速朽的事实。在此基础上,站在洪流之外叩问内心:死亡之前,你,只是你,到底想见何种风景,留何种痕迹?鲜活、性灵、主宰命运,对这趟珍贵的旅程充满激情与热望。要每天活在一种从容笃定和盼望之中,自由而尊严地行走,丰盈而无憾地阖目。”
图文:黄驿舒 李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