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工,你不能不知道的事儿:一所大学的使命与她的梦想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发布时间:2019-10-31

活动现场

“华工百年的奋斗历程,是不断践行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历程,是将学校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奋斗历程,也是不断把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推向新境界的奋斗历程。”

在华南理工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入推进之际,1026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陶韶菁来到广州国际校区D3-b522教室,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所大学的使命与她的梦想为题,为校区2019级学生代表讲授专题党课暨SYS名师公开课,勉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陶韶菁副书记讲课

有历史,有传承,就有自信。陶韶菁紧扣“镌刻文化自信初心”“勇担育人时代使命”两个核心要素,引用丰富翔实的史料把大家带入所讲述的时代大背景中,阐述了学校跨越世纪的报国情怀,在办学发展过程中,学校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

一百年前,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甲工师生匡世救国共克时艰,扶大厦之将倾。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颇有名气的工科专家和高级知识分子只争朝夕进军尖端科学,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华工人勇于突破先行先试,在科教兴国中勇立潮头……陶韶菁强调,一代代华南理工人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机遇意识、超前意识”,坚持发展无定式的理念,敢于打破常规,革故鼎新,于无人处趟出一条办学新路。在学校发展史上乃至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一连串值得载入史册的时间节点。

学生认真听讲

回望百年历程,展望新百年新布局,学校在谋划新百年的发展时,决心将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落到实处,创设一个新的校区,即广州国际校区,探索和丰富“本土+国际”的在地国际化办学新实践,将“四个自信”转化为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自信。

作为校区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深度参与者,陶韶菁结合图片和视频,用生动的故事回顾了校区建设历程,并从制度良善、大师闪耀、开放包容、智慧灵动、环境优雅、人文关怀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校区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她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校区建设中来,为校区发展建言献策,在广州国际校区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的“新工科”领军人才。

互动交流

征途如虹,初心永恒。梦想可期,使命传承。在分享的最后,陶韶菁勉励同学们在回首中铭记,在开拓中奋进,永葆信仰信念的“恒心”、守望生命成长的“本心”、坚定情系家国的“诚心”,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积极入世,刚健不息。

与会师生

广州国际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教学与全球事务办公室、学生事务办公室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共同参加了此次名师公开课。(图文/广州国际校区学生事务办公室、综合事务办公室)